[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273)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朱厚照即位后重新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他登基时民间灾害丛生,朝中大臣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不满,纷纷上书劝谏皇帝,指责皇帝沉湎骑射、宫中练兵、游玩无度、微服出行等各种过失,并认为这些皆是宦官引诱。】

【面对这些劝谏朱厚照表示要反省,但是内心的不满却与日俱增,而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在宫中给他编排弘治年间阁臣操纵权柄的戏剧,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

朱标面色沉重,“我说什么来着,孩子不能溺爱,看看这成了什么样子,沉湎骑射游玩无度,他竟然还在宫中练兵,怎么着,皇帝当的不痛快想当将军?”

至于微服出行……

没人规定当了皇帝就不能出门,略过。

沐青顿了一下,险些当场笑出来。

【正德三年,朱厚照在宫中设立豹房,有观点认为设立豹房思为了享乐,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他抑制文官、掌控朝纲的的举措。】

【正德十二年,朱厚照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接连四次出巡,还化名为朱寿,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亲自领兵抵御北方侵扰,取得应州之战的胜利,成为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明朝皇帝。】

朱标:???

真当大将军啊?

【朱厚照对藏族、蒙古族等各地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通晓多种语言,自封大庆法王、沙吉·敖兰、苏莱曼国王等称号。在位时宗室藩王先后起兵夺位,均被平息。】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巡的时候落水,此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正德十六年驾崩,享年三十一岁,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总结:被偏爱的有恃无恐,独生子命好,作着作着就把自己作死了。】

朱文正啧了一声,“南巡?落水?皇帝出巡还能落水?”

离奇。

沐青叹了口气,后世说明朝皇帝易溶于水,其中之一就是他正德皇帝朱厚照。

马皇后听了那么多次享年三十多岁,这会儿连叹气都不想叹了。

这些后辈是怎么回事,怎么都那么不在乎身体呢?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正德十六年即位,年号嘉靖。】

哦豁,别说儿子了,连亲弟弟都没有,继承人竟然要从堂弟里选,这情况还真不多见。

老朱搓搓下巴,看着满殿席地而坐的臭小子们和规规矩矩坐在位置上的乖小子们,心里有些自得。

只论儿子的数量他绝对是皇帝中的佼佼者,能把儿子教的如此出色的也不多见,就算他现在忽然暴毙,大明的江山在他的儿子们手上也不会乱。

【正德皇帝是独生子,他驾崩的时候又没有儿子,《皇明祖训》中有“兄终弟及”一条,朝臣便选中十四岁的兴王世子朱厚熜来继承大统,是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和他堂兄正德皇帝都是天资聪颖之辈,他生父去世的早,十二岁时便以世子的身份接管王府。】

【然而嘉靖即位不久朝中就出现了大礼仪之争,也就是他生父兴献王的尊称和祀典问题。礼臣提议皇帝尊孝宗弘治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嘉靖不允。之后和礼臣一起商议兴献王的封号,与杨廷和为首的正德年间旧臣在关于以谁为皇考以及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

【皇帝的权利最大,这场大礼仪之争最终以嘉靖的胜利告终。兴献王被追尊为兴献帝,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正德皇帝之上,并改兴献王墓为显陵。】

朱樉摸摸脑袋,“这算什么?靠儿子翻身?”

朱棣摇头晃脑,“没办法,人家生的好。”

他们都学过元朝的帝位之争,这种情况很正常。

自己当不上皇帝没关系,没准儿后代哪个子孙机缘巧合当了皇帝,上头的爹爷爷甚至祖爷爷都能跟着沾光。

兄弟几个说着悄悄话,忽然觉得背后一阵发凉,抬头看到他们家老爹正危险的看着他们,连忙端正坐姿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瞪他们也没用啊,他们又没说错。

【嘉靖即位之初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严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尽力还田于民,并裁撤司礼监,废镇守太监,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吸取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并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朝中风气焕然一新。】

老朱眼睛一亮,“这个好这个好,有咱当皇帝的几分风姿了,这才是老朱家的种该有的样子。”

朱樉小声嘟囔,“我感觉爹高兴的太早了。”

旁边的弟弟们,“二哥说的对。”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