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47)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那么好的地盘,权倾朝野的大权臣自然不会放过,何况伯颜本来就是从河南起家的。锅哥刚继位的时候那地方是伯颜的官场大本营,他在那里结党营私,整个行省皇帝说了不算他说了算。】

【因为这事儿过于离谱,而且没过多久锅哥就和脱脱合作把伯颜给流放了,所以有不少人都猜测范孟是不是锅哥的人?他搞这么一出是不是有皇帝在背后给他做后盾?】

李善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其他人纷纷附和,“就是就是,区区一个小吏怎么可能调动全省的官兵,他背后肯定有人指使。没准儿他手里的虎符不是假的,而是皇帝偷偷给他的真虎符。”

他们已经不是那个对朝廷一无所知的他们,天音上次提到过皇帝和脱脱联手从伯颜手中夺权,范孟之事很可能就是他们夺权计划的一部分。

伯颜是权倾朝野的大权臣,河南江北行省是他的大本营,他自己就曾经在河南行省当过平章政事,想从他手里夺权不能只动大都,肯定连大本营一起瓦解。

然而他们还是太天真了,这边刚讨论几句,那边天音就否定了这个猜测。

【虽然这个猜测有点道理,但是很遗憾,经过不同史料之间的比对推敲,之前的猜测并不成立。范孟真的不是皇帝的人,他就是单纯的被压迫太久,索性铤而走险报复曾经欺压过他的人。】

【真就是离离原上谱,越说越离谱,谁能想到事情闹的那么大,最开始竟然只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儿被克扣了工资?】

听众们:……

是吼,他们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呢。

朱元璋震惊完,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怕,“可着劲儿欺负人的下场你们都看到了,今后带兵一定得上心,绝对绝对绝对不要克扣将士们的东西。”

他们和朝廷还不一样,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官员为了安稳一般能忍就忍。他们是起义军,本就是走投无路才破釜沉舟走上这条路,手底下的兵要是拼死拼活还被克扣粮饷肯定要找他们拼命。

周边群狼环伺,内部万万不能出乱子,军队哗变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善长也是脊背发凉,“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老李说话太文艺,但是意思和老朱一样。

范孟一个小吏发起狠来能杀掉那么多朝廷高官,谁也不知道他们身边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狠人。

在场的亲信们正襟危坐,他们都被范孟干的事儿吓的够呛,别说他们都不是恃强凌弱的人,即便将来偶尔可能鬼上身了有一两个不好的念头,想起来今天看到的这些也能把坏念头给吓回去。

他们以身作则,他们洁身自好,他们不想给后世当笑料。

李善长嘴角微抽,“也不至于。”

给后世当笑料没那么容易,怎么说也得青史留名才行,古往今来那么多人,被史书记下的能有几个?

他们现在没必要想那么远,把眼前的事情干好才是真。

沐青听的欲言又止。

老李头还是太天真,希望过些天听到以他们为主角的视频后不要太惊吓。

朱文正看他们家小老弟的表情不太对,屈起手肘戳过去,“文青想什么呢?”

小老弟故作老成,“我觉得咱爹和各位叔伯都能青史留名。”

朱文正和朱文忠都乐了,“爹和叔伯都能,那哥哥们呢?”

小老弟捏紧拳头,“哥哥们也能。”

略过谁也不能略过他的战神哥!

俩哥哥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先谢谢咱弟的吉言,赶明儿哥真的青史留名了再备厚礼重谢。”

小老弟:???

你们似不似有问题?

“赶明儿青史留名还想怎么谢?让后人多给文青烧几根香?”徐达很看不惯这种忽悠小孩儿的场面,当即拍着胸脯表示,“小文青,叔和你哥不一样,叔明天就请你吃烧鹅。”

沐青眼睛一亮,“谢谢徐叔!”

其实他不着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哥哥们说话算数,肯定少不了他的厚礼。

这年头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烧鹅耶,天上掉下来的好吃的不吃白不吃。

他们这边小声说着悄悄话,光幕中的视频没有拖延,讲完范孟搞事的全过程紧接着讲刚才没有提到的小细节。

【范孟案讲到这里,大体脉络已经很清晰,咱们来复盘一下,分析分析他为什么能搞事成功。】

【首先,范孟搞事选的时间特别好。各种史料对这个日期都有明确的记载,该案件发生在后至元五年的十一月是十四日,当天正是冬至。元朝的冬至是假期,官员们庆贺完之后各自回家喝小酒,旁的时候他们或许有些是清醒的,但是冬至这一天的晚上,行省衙门的高官能全部都是醉醺醺的状态。】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