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70)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集庆他们肯定要打,这不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再打吗?

一个二个的就知道往前冲,动动脑子能怎么滴?能少块肉吗?

头顶大帅一生气,底下叽叽喳喳的将领们瞬间全部变成缩头鹌鹑。

沐英朝两个哥哥挤眉弄眼,他说什么来着,直取集庆不可行,爹又不傻,肯定不会任他们胡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先赏了三个儿子一人一个脑瓜崩,然后才心平气和的继续说道,“集庆这种重镇不能一蹴而就,咱们得稳扎稳打,先渡江打下一个落脚的地方,有了落脚的地方才好筹谋攻打集庆。”

将领们小鸡啄米般点头,“大帅说的是。”

李善长无奈扶额,他就不该对这些人抱太大希望。

好在他们朱大帅知道人多不一定对的道理能够力排众议,要是真的上去就冲着集庆打,估计得打的头破血流才能想起来那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集庆不好打,长江南岸别的地方也不好打,朱元璋掀开舆图,手里的小棍棍在集庆路和太平路两处点来点去,“采石矶乃是南北喉襟,自古渡江南下首取采石,只要拿下采石矶,太平路就尽在囊中。”

采石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争夺的焦点,相比其他地方,采石附近的江水流速较为平缓,三国时东吴和魏晋就在那里长期拉锯,后来无论是侯景渡江还是隋朝灭南陈,无论是宋太|祖灭南唐还是金兀术追击宋高宗,都和采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们集中力气攻下采石矶,然后在太平站稳脚跟,再以太平为中转将和州的兵马源源不断运到长江南岸,以蚕食之势拿下集庆周边各路,等集庆变成孤城一座,何愁打不下来?

底下的将领们继续点头:“大帅说的对!”

李善长:……

集庆不好打,你们觉得采石矶就好打了吗?

上一个这么自信的是金国皇帝完颜亮。

当年大宋和金国南北对峙,完颜亮杀了金熙宗自立为帝,为了尽享江南繁华坚决主张灭宋,登基不久就下令将金国都城从上京迁到燕京,同时还经营汴京来为将来打下江南做准备。

宋高宗赵构在金人面前向来不怎么硬气,龟缩江南后还向金国称臣纳贡,让大宋成了名副其实的偏安政权,可惜金人并不满足南北分治。

完颜亮集结大军六十万,还有三万水军,全军分四路大举南下。

西路进攻陕南,准备夺取大散关,中路取荆襄,海路从沿海进攻临安,东路由完颜亮亲率三十万大军直取淮南。

只要攻破江淮防线,金军就能直捣时为大宋都城的临安。

完颜亮很自信,出征之前踌躇满志的和亲信说什么“以前那谁谁谁伐宋打了好几年也没打下来,他这次出兵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必定将江南繁华之地尽数拿下”。

随后,完颜亮亲率十几万大军抵达采石矶北面江岸,胡骑再次饮马长江,和对面战战兢兢的宋军隔江对峙。

采石矶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扼守长江天险,极少的兵力就能让对岸无法登陆,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他们的大军兵分四路,宋人兵力不足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采石一带的守军一共才一万多点,守将还是个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老头儿,易守难攻又能怎样,一力降十会,只要他们兵力够多,再难打的地方也能打下来。

结果就是书生虞允文一战成名,皇帝完颜亮变成了金主完颜亮。

可怜完颜亮战败后军中哗变,不光被废为庶人还惨遭缢杀,生前名声死后哀荣全部没有,简直悲催的不能更悲催。

不过除了采石矶,别的地方更不好打。

夏日里雨天多,江水上涨不利于行船,采石矶有大片江滩,或许真的能一鼓作气冲上去。

朱元璋定下目标后便开始分配任务,这次是渡江之战,水军要占大头,巢湖水军之前什么情况不重要,只要这次表现的好,他依旧承认这是一支威震天下的强大水军。

议事厅中的众人迟迟不散,看样子是想定下作战计划后立刻出兵。

红日沉西,天光渐晚。

沐青背着书包放学回家,感觉自己像个失去灵魂的小学生。

拐角处,一个身量高大的年轻人翘着脚躺在那里,嘴里还叼着根草,一眼就能看出身上的匪气。

沐青小豆丁转过弯吓了一跳,下意识屏住呼吸往后退。

书院离元帅府不远,这边住的都是朱元璋的亲信,平时卫兵巡逻的很勤快,各家的小孩儿出来玩从来不用单独带护卫。

他们都是草根出身,现在发达了也没有“仆僮万千”的意识,能吃饱穿暖已经很好,最多就是家里添几个丫鬟小厮,孩子都是泥水地里摸爬滚打长大的,没必要太娇惯。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