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侯君(20)

作者:蝴蝶seba 阅读记录

自从翼帝大裁边军后,名义上是裁汰老弱,可却成了军中排除异己的手段。许多会打仗却不会做官的硬骨头、刺头儿,都被赶出大燕军。这些年纪大约三四十岁的老兵,只能转军屯,成为屯军或乡勇(屯民)。和哀军并肩子打过仗的老兵,不少都指定要转贤良六屯。

这些血气仍盛的老兵,不怎么把礼教当回事儿,反而以娶烈女为荣。李瑞也觉得贤良屯的女人,不该只想着怎么笑着去死,而是要快乐的活,很鼓励婚嫁。

但她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讲的。只是阿史那这么一提…她愣了半晌,就想通了。

她真正能调动的,不过是哀军和五屯屯军。屯军是固定配额,但哀军的数量一直都是她说了算。现在她鼓励贤良女性出嫁,等于是釜底抽薪的自裁兵源。

什么王莽第二啦、割据幽州啦…没兵都是狗屁,谣言不攻自破。

「…阿史那教官,你下午去了哪?」李瑞颤颤的问。

他笑了一下,展现他漂亮的白牙…像是亮出獠牙的野狼。「找些文官儿问了些事。」

后来李瑞听说,新上任的幽州知府和一干幕僚,被人盖布袋拷打了一顿,她不禁大汗。好在她老爹已经去了苏州,不然落到这个突厥蛮子的手底不是好玩儿的。

之后李瑞的确上了奏折,没有自辩,只是将贤良屯的婚嫁情形写了个详细报告。翼帝立刻降旨褒奖,还在朝廷上驳斥了御史的弹劾。

这关终于有惊无险的过了。

阿史那虽然还是冷着脸孔死气活样,却开始有问有答,成了李瑞的臂膀。

虽然阿史那教官心底还是有着些许悲伤,一整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妈的。阿史那很闷的想。道德实在太磨人,比刀枪剑戟可怕太多了。

28

长庆六年中秋。

整个六屯区都陷入火热的收割季节。堂堂六屯之长,总屯官李瑞,正抓着镰刀,带着哀军和屯军助割,手脚非常麻利,毕竟已经练了不少年。

扛着麦包上牛车的小伙子大姑娘在歌唱,「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原本在贤良屯才有的唱诗班,这些年也在屯街和其他五屯流行起来。这种看歌本认字唱诗的风气,渐渐在各村屯蔓延开来,随便逮个小孩子来问,也认识百十来个字。谁家的老娘姊姊,不在贤良屯上工的?听着老工人唱,听熟了耳朵,有歌本对着认字,学得也快。毕竟不识字懂算,在贤良屯升得很慢。

于是,原本应该在殿堂之上被景仰的诗经,就这样轻飘飘的走下文学高塔,成为六屯百姓的讴歌。

往往一人唱,百人和。在黄金麦浪起伏的秋季里,显现一种特别的古朴韵味。

连李瑞也跟着唱,但军人么,总是喜欢军歌的。她的嗓子在冀州之役时吼坏了,声音沙哑的紧。但她起头唱,「岂曰无衣…」不管是哀军还是屯军都非常捧场,声势壮烈的唱和,「与子同袍!…」

不但军人唱,百姓也唱,对于这个总屯官,百姓是很爱戴的。

理由无他。其他的军爷赴任,嘴巴花花讲得好听,折腾来折腾去,无非就是要加杂捐。但李教官话少脸冷,关心的却是百姓吃饭的问题,对田里庄稼非常重视。春耕从牧场拉牛马来翻土,秋收带着兵爷们跟着大家伙儿收成。

自从她来贤良屯以后,就很少听说饿冻死人的,马贼绝迹,连北蛮子都不敢来了。

百姓的感情很朴素也很敏感。谁让家里吃饱了,不让人来打劫了,谁就是好官。

李教官当然是大大的好官。贤良屯的军娘,当然也是大大的好人。谁敢说贤良屯的军娘不好,咱就跟谁急。

十四岁入伍开屯,到现在李瑞从军已然十载。虽然她是那样的彻底放权,颇有垂拱而治的味道。但她这个道德魔人的言行,的确深深影响她治下的六屯。

或者可以说,贤良屯深深的影响她治下所有屯民。

账面上来说,贤良屯在籍的受难妇女,逐年减少,有几千人已经外聘成家。但事实上,这些饱受忧难,壮怀激烈、慷慨赴国的女人,在兵火和世事的双重锻炼下,不但没有减损当初锋利的风骨,反而把这股精神带到各自的家庭和乡里中。

即使出嫁,通常还是回贤良屯继续工作。在这样的世道里,家里多份稳定的收入,等于是家里多了份强悍的底气,不怕一场天灾人祸就毁家。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六屯区的确显现了一种格外不同的气质。

尚气重节,舍生取义。

六屯区的屯民自我介绍时,喜欢说自己是幽州六桐人。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李瑞在贤良屯种了一棵桐树,桐花六瓣,刚好是六屯之数。

所以六屯屯民衣饰尚桐花,喜欢在衣服印染或刺绣桐花。起因只是因为,李瑞头回在教院办竞技的时候,穷到没东西可以赏优胜者,亲自折了桐花,编成花冠,戴在优胜者的头上。

后来居然成了传统,不管是什么竞技,都以桐花冠为荣。

李瑞为了鼓励农牧,反正屯民都是军户,于是用战功奖励能出点子的人。只要证明点子能增加亩产,审核通过,她就不吝战功记嘉奖,并且赏绢造桐花冠。

得战功者,子弟能文的可以免费读书,能武的可入教院,过世以后还可在褒忠祠得享香火,每年清明,总屯官会慎重其事的领着所有大小屯官来拜谒。

她自问不是学究天人那种天才,所以相信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往织造坊的时代,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办--能有益织造坊,即使是个小工,也可以提点子,获得奖赏。所以她也就借用出来,却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六屯区良田少,要缴足军粮赋税并不容易。再说,既然已经往工商业发展,就需要很多稳定的人力,逼得她得从农田里淘出更多的人口。不得不提高亩产,好抽出农田多余的人力资源。

果然人多力量大,许多只是代代相传的经验和诀窍,就这么淘摸出来,使得六屯区的粮田产量翻倍,多余的人口能投入工商业,带动整个六屯区的经济。

一种热烈开放又自尊自信的气质,渐渐在六屯区展现。连始作俑者的李瑞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改变。

多为流民和刑徒(流放边关充军)的六屯屯民,渐渐渲染出独特的精神。连被翼帝派来考察的老御史,都不得不称赞,「六桐民朴实尚义,虽市井辈亦有古风。」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让李瑞警惕的直起腰。

不屑挥镰刀的阿史那飞奔而来,滚鞍下马,大老远的就喊,「李瑞!」这个突厥蛮子虽然跌坑跌到认命了,但喊她还是连名带姓。

李瑞拎着镰刀跑上田埂,有点紧张,「怎么了?」能让阿史那变色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西连山下雪了。」阿史那额上冒了一层汗。

西连山离六屯区约百里,山势险峻,但不甚高。听了这话,李瑞一呆。

「怎么可能?今天是中秋!」八月下雪?就算是高山也不该这样吧?

「这种事情能开玩笑?」阿史那脸孔一冷。

不好。太早寒了。若是还没收割完毕就下雪了…她心底发凉。今年的收成真的完蛋了。

当机立断的,李瑞把镰刀往阿史那的手底一塞,跳上他骑来的马。

阿史那把缰绳一拉,「你要干嘛?」

「把贤良屯里的人都调出来助割。」李瑞跟他抢缰绳,「阿史那教官,麻烦你去帮着割麦子。」

「…老子只会割人头不会割麦子!」阿史那吼了,「而且这种事情你叫个人去不就完了?!」

「啊呀,你是爱民助割的阿史那教官啊。」李瑞陪着笑,「人头都割得利索,区区割麦哪能难倒您?我得亲自去一趟,不然坊长不知道厉害,只会唠叨工程延误…」她硬把缰绳抢到手,拍马狂奔而去,留下咬牙切齿的阿史那。

上一篇:亚马逊女王 下一篇:妖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