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临+番外(101)

作者:章小笼 阅读记录

这就让赵婶子十分不满了,痛定思痛之下决心在二儿子的婚姻事上要加以谨慎,绝不叫赵文踏赵武的后尘。

参谋来参谋去,叨中了李家。

李小珍是独生女,赵文如果娶了她不必担心小舅子的问题。老李两口子虽然是做殡葬生意的,听着不大好听,但据说并不少挣;俩人一辈子就得一个闺女,宝贝疙瘩似的,闺女结婚后自然会帮扶小两口。

和李家结亲错不了。如此想着,赵婶子心下着急,生怕李小珍被旁人家订了去,正逢二儿子出车回来,赶紧带着他上门拜访去了。

赵婶子进门的时候李太太有些意外,心想这真跟上我家点卯似的,昨儿才来过,这一大早又来了。

“大妹妹,还没去买菜吧?你今儿不用出去跑菜市场啦。”赵婶子说着就把一只篮子放到桌上,“我多买了些,顺道给你拿来了。”

说是送菜,其实篮子里不仅有菜,还摆了两大块腊肉。

李太太见赵婶子格外献着殷勤,便明白还是为了小珍来的,“呀,这怎么敢当!”

“肉是我家小文从昆明带回来的,拿给你们尝尝,要是吃着好下次再叫他买。”

赵婶子说话间一推赵文,“你这孩子,见了人也不说话,害臊啥呀,都是自己人!”

赵文在家已经被他母亲叮嘱过一遍了,也知道今天来是为了和一位姑娘相看的,他先向李太太鞠了一躬才说道:“晚辈问李婶婶安。”

李太太虽认为女儿的婚事还不急,可看赵文这个小伙子一脸忠厚相,不像那种浮华子弟,便想让两个年轻人见见,彼此谈谈也无妨。

“快坐快坐,我家老李出门上田里干活了,我去喊小珍过来。”

李小珍正在卧房对着镜子梳头发呢,李太太忽然走过来倒吓了她一跳,撅着小嘴道:“妈,你走路怎么都没声的。”

“你赵婶婶带着她家二小子来了,坐在堂屋等你过去说话呢。”

李小珍一听脸色就变了,“我才不过去!昨天你们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又不认识她儿子,她凭什么乱点鸳鸯谱?”

李太太轻轻戳了女儿一指头:“话不是那样说的,哪有生下来就认识的两人?家里来了客人,你还能躲在屋里装不知道么,多大的姑娘了,要懂礼!”

李小珍不情不愿地提了茶壶跟李太太去到堂屋,为了表示她对赵文一点兴趣也没有,脸上始终是板着面无表情的。

殊不知在赵文眼里,她这副面孔却有几分冷美人的意味,比笑着还要好看呢。

小珍不说话,赵文也不好意思说话。

最后还是赵婶子催着叫赵文把给小珍妹妹买的礼物拿出来,他才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小盒子送到小珍面前。

“小珍妹妹,这是我出车带回来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买了点女孩用的小东西。”

说着打开那盒子给小珍看,原来里面放着三支丹琪牌口红。

即使在战前美国舶来化妆品也不是廉价东西,何况现在的大后方,赵文一送就是三支,可谓相当舍得了。

小珍并不伸手接,只生硬地说道:“这怎么好意思!”

赵文红着脸笑了笑,声音是越来越小,“你别跟我客气,这...不值什么的...”

李太太看赵文尴尬,对小珍使了个眼色笑道:“小文哥哥好心想着你,你就拿着吧。”

小珍当没看见母亲的暗示,两手只绕着自己的手绢,“我也不化妆呀,要口红也用不着,还是送给别人好了。”

俗语说欲知心中事,但听口中言,李太太见了女儿说话的这个态度,便知道她一丁点儿也没看上赵家小子。赵文伸了半天手,她愣是不接。可县城就那么大,和赵婶子毕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叫人家下不来台可不好,这孩子实在有些不懂事了。

李太太赶紧站起来替小珍接了盒子,打圆场说:“我家这个小妞啊,旁的毛病没有,就是从小见人太少,太容易害臊。”

赵婶子也只当小珍是女儿家羞怯,并未多想。

两位主妇又闲谈了一阵子,差不多到了备午餐的时候了,赵婶子搭讪着起身要走。

人家送了礼物来,李太太自然要留她母子吃饭。

赵婶子正想叫儿子和小珍多相处一会儿呢,略略推辞便又坐倒了。

李大飞也侍弄完庄稼回来了,李小珍本就恐惧母亲去做饭时要她陪着客人,一看父亲来了,赶紧以打酒待客为借口溜出去了。

磨磨蹭蹭的打了一壶酒,慢慢踱回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将饭菜端上桌了。

赵婶子让李小珍和赵文挨着坐,小珍不好直接说不,因而小声道:“我先不忙坐,人还没齐呢。”

赵婶子左右看了看,“齐了呀,就是五个人么,大姑娘你糊涂啦。”

李小珍说:“我去叫阿福吃饭。”

李太太拦住女儿:“你忘了?你小叔叔一早就送货去了,他的饭我已经留好了。”

赵婶子一直以为李家就是三口人,便问:“哦?老李,你家还有位没成亲的二爷和你们一同住吗?”

李大飞答道:“我这个兄弟呀,并不是我的血缘手足,是那年迁来云南时在路上碰到的。当时他受伤了,我们便带了他一道走。他这个人很不错,这么几年相处下来,我是拿他当亲兄弟看的。”

赵婶子一听原来是个外人,李家仍是她理想中人口简单的家庭,也就放了心随口恭维道:“世上真是没有比你两口子更仁义的啦!”

待吃罢饭客人告辞后,李太太也就关起门对丈夫讲述了赵婶子的想法。

李大飞摸着胡子想了想:“咱闺女的意思呢?”

李太太刚要回答,小珍便掀了门帘进来抢着说道:“谁爱答应谁答应去,没有我的事。要是逼我嫁给那样的人,我宁愿一辈子在家当老姑娘!”

李大飞本来也觉得女儿才十七,满可以在家再留两年,姑娘要是不愿意拒了赵家也就算了。可小珍话说得太决绝了些,他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我看赵家二小子是个很精神的青年,说话也老实稳重,怎么到你嘴里就成那样的人了?那样是哪样?他得罪你了么。”

小珍脸上泛起两团红晕,不是因为害臊,而是急得:“哪里就精神了?人长得那么黑,五短身材也就罢了,脸上还有一颗黑痦子!”

李太太听了这话忍着笑意正了脸色批评道:“做长途司机的人风餐露宿,难免晒黑。人家小伙子也不算矮呀,怎么到你嘴里就五短身材了?痦子更是天生的,他自己也不能决定,你不许笑话人家。”

李大飞也说道:“对,不兴以貌取人。”

“要是他母亲不到咱们家来说亲,我不会认得他,也就谈不上笑话他呀。你们不许我说,我不说就是了,反正你们知道我是不同意的就好,他哪点比得上阿福...”

最后一句小珍说漏嘴了,纵是止住也晚了。

李太太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阿福?”

李大飞的脸色更是瞬间像铁板铸的一般:“你说清楚了!”

李小珍究竟还是个半大女孩子,见父亲露出严厉面孔心中便害怕了,极力找补道:“你们急什么?我不过说赵文比不上阿福罢了,这不是事实吗?我没有胡说呀。”

李太太也是从少女过来的,哪会看不透女儿的心思?

“你和妈说实话,你是不是...”

李小珍强装镇定:“是什么?”

李太太“哎呀”了一声,“你是不是喜欢你小叔叔?”

李小珍见母亲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一咬牙点了头:“是!固然爸爸和阿福兄弟相称,可他又不是我真正的小叔叔,不违伦理纲常,我怎么就不能喜欢他?”

李太太连连叹着气,心想自己这个母亲也是做的粗心了,怎么早没发现苗头呢?阿福那个长相,放眼全县城也找不出第二个来。平时他除了送货不大出门,尽管如此,巷尾卖米粉的小寡妇路过自家还总装着无意的样子打量院里,看他在不在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