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临+番外(85)

作者:章小笼 阅读记录

她强行定了定神,把脑海里人和事全部驱逐出去:“你哪来的脸提从前?”

金祉天不说话,只是微笑,笑出了几分可怜相。

唐瑞雪最看不得他那副模样,便开口道:“这枣泥是不错的,不过分甜。”

见她换了话头,金祉天如释重负似的接着答道:“是邮局对面那家铺子的,昨天实在太晚,只剩这一样了。你喜欢这家手艺的话,我等中午再去瞧瞧,多买几样回来。”

这要是换了旁的太太小姐,听到一位男子对自己的喜好如此用心一定或多或少地要感动一下子了。

然而唐瑞雪剑走偏锋,只忍不住又要拿话刺他。

“你雇了一屋子的听差佣人,除了看着我干不了别的了?几块点心,让你说的好像除了你旁人提不动。”

好在几年间金祉天已经练就了面对讥讽面不改色的本事:“等一下不去睡觉好吗?你总这样日夜颠倒也不是事情。我陪你出去逛逛,下午吃些你想吃的,回头早早的回来休息,这不是很好么?你今天困倦一天,往后掰过来日夜。”

“你应该知道,你一走我还是那个样子。”唐瑞雪推开面前餐盘直视了面前人的眼睛,“金祉天,你真讨厌。”

金祉天伸出手来抚摸了她的头发,“瑞雪,我们很久没见了,别这样。”

唐瑞雪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同时被他摸出了一个战栗。

第64章 年轻的侍者

唐瑞雪单方面在餐桌上做出了一个剑拔弩张的架势,但不等她发作,便被新来的听差打断了。

“先生太太,吴妈让我来问午饭是做牛肉还是排骨?做牛肉的话有萝卜和土豆可以配,做排骨就是糖醋或清炖。”

金祉天心里略略有些烦躁,因为晓得吴妈有个过分节约的习惯,尤其如今新鲜肉菜变得缺乏后更甚,恨不得把一块肉分成八顿炒。但她本意是好心替主家节省开支,倒也不好开口责备。

“最近肉也没那么难买吧?自然是做两样。”

听完这话后金祉天只是烦躁,唐瑞雪却是气冲冲地拍了桌子:“你叫我什么?”

听差一愣,随即想起了旁人的嘱咐。说这家虽然人口简单,只有一男一女没有小孩子,男的还时常外出做生意,只女的在家,但也不是轻松的差事。因为女的脾气大,动不动就在家骂男人,有时候不痛快了还要动手,皆时她免不了又摔又砸,总是搞得房子里满地狼藉,收拾起来累人得嘞。而且两人看着分明就是两口子,女的却不让人叫她太太,非得喊她一声唐小姐才愿意,真叫一个怪极了。

“忘了忘了,是我刚才叫错了。”

唐瑞雪对屋里所有听差都没有好脸色,房子不是很大,又没有花园需要打理,压根儿就不需要雇佣那么多男仆——金祉天花钱请这帮人的目的就是看着她。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其中几个特别好事的,甚至悄摸的跟踪过她,把她去哪见什么人都说给金祉天听。

“忘了?那就请你重说一遍吧,以后记牢了。”

听差有些尴尬,在原地袖手站着。

金祉天挥挥手示意听差撤退,口中打圆场道:“你去忙吧,她跟我闹脾气呢,没你的事。”

这个插曲过后,金祉天还是想要劝唐瑞雪下午跟他去市区转转,不要将整日光阴都耗在补眠上。

唐瑞雪自然不乐意,同时说出许多不好听的话来;她在重庆待久了,学会了一点本地人骂人的俗语。

本地话不柔和,骂起人来则更凶,饶是身经百炼的金祉天听完也有些灰头土脸。所以在这顿早饭后,唐瑞雪自去关起门休憩;金祉天在客厅枯坐了一会后,想唐瑞雪一时半会不会起床,便独自出门见朋友。

约定地点是一间茶馆的雅间,金祉天到达时,他的那位朋友已经点好茶点侯着他了。

“金老板,你今日可是晚了!还记得咱们的规矩吗?”

金祉天坐下来点头笑道:“老庞,你倒动作快。规矩自然忘不了,谁迟到谁会账。”

所谓老庞者,大名叫做庞文斌,是政府机关中的一名普通公务人员。说起来连个官也不是,但恰在工商部门,市场交易的许多事宜都有他插手的份儿。因此原因,金祉天在两年前偶然与他相识后,便将这段萍水相逢发展成了长久的友谊。

庞文斌起身给金祉天斟茶,状似无意地问道:“听说你这回还是去了缅甸?”

金祉天会意,随即道:“是,我在腊戍带了很多茶砖回来,明天叫人送两箱到你家里,你也尝尝。”

茶砖这种东西每次只需掰一点下来就能泡一壶茶,只是尝尝的话不用尝两箱,无非是一人吃肉带一人喝汤的意思。

庞文斌是个占便宜没够的,此时就扭捏着摇了摇头:“茶叶么,一定还是浙江产的最好。”

金祉天又道:“还有些当地的棉布,嫂子要是不嫌弃,倒可以拿去裁些夏天的衣物。”

庞文斌这才满足了:“你太客气了,每次回来都给家中女眷捎东西,叫我怎么好意思呢?”

金祉天含笑道:“这有什么?我能赚些小钱还不都是仰仗你老兄。”

庞文斌道:“你太谦了!谁不知道重庆市场上数英雄还得是你金先生——你不晓得吧?外面有些人提到你都称你是金千万哩。”

金祉天低头押了一口茶,并不回应绰号的真实性,只岔开话题谈起了近来日本飞机轰炸的频率。

旁人看不清他的虚实,其实他的身家可不止有一千万。

当下最赚钱的营生莫过于从日军占领的沦陷区通过封锁线,带货物到大后方来卖。但战争时期东跑西颠毕竟是有风险,带回来的货物也可能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化为乌有;这种生意也不是一般人做得的,须得有胆有识,并有承担亏损的能力才行。

三八年时金祉天敏锐觉察到西药日后必定紧俏,大量囤积的以奎宁为主的药品在这年年底让他发了大财。三九年他开始跑封锁线,他是伶俐人,懂得疏通关系,一路的关卡盘查难不倒他。本钱又大,不是普通小商人可比的。滇缅公路建成后,他多番考察又决定往缅甸跑,路途远,变数更大利润也更大;随便带一些轻工业品回来,在重庆就能卖上天价,不夸张的说,现在重庆市场中的半边天都是他的。

和老庞东拉西扯喝了两壶茶后,金祉天赶回家想把唐瑞雪叫起来吃午饭,却扑了空。

吴妈说唐小姐二十分钟前起床叫司机送她出去了。

金祉天如何狐疑暂且不提,唐瑞雪这边却是已经到达了“欣蕊面包店”。

她已经连续光顾这家面包店小半个月了,这家店只售卖面包和咖啡。面包只有几种可选,咖啡则干脆是代用品,毫无香气可言,喝起来真是比中药汤子还难下咽。

她日日来,为的是看一个人。

第一次来的时候店里的侍应生背对着她擦柜台,偶然一偏头,某个角度的侧影真是像陆清昶。背过去就更令她恍惚了,白衬衫没扎进腰里,身上穿的长裤一看就是便宜货,颜色都没染好,黄不黄绿不绿的。然而就是这样诡异的颜色,穿在他身上也不难看,因为个高腿长,什么衣服也能撑出款式来。

面包店的生意平平,老板在后厨忙碌,前厅只有那侍应生一人。

没其他客人的时候唐瑞雪就和他搭话,得知他叫梁煜,是附近国立大学的学生,用暑假闲余时间来做工的。

少爷崽子们放了假都在玩乐场合里流连,再闲也不会来端盘子,唐瑞雪知道他家境不好,想要给他小费。他瞬间就红了脸,手都不知怎样摆了,说店里不是西餐厅,小姐不用给小费的。

今天唐瑞雪照例是要一杯咖啡一块牛角面包,梁煜给她端上来后就拿了拖把去后厨,许久都不见人影。

唐瑞雪等了会,实在困得不行,正打算打道回府的时候梁煜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