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微风沉醉的春天(75)

作者:一只小乔 阅读记录

至一日半夜,拷打许久,才有厨房当差的奴婢松口,说娴妃确实往枣糕中放了红花。

她得意洋洋跑去景仁宫耀武扬威,却不料娴妃竟一口应承下来,道:“红花是散瘀通血之药,我那时才小产不久,太医给我开的保养方子里就有红花。我当日并不知皇后有孕,只能算无心之失,并不是有意而为。”顿了顿,又道:“就算闹到太后跟前,我也不怕。”

太后与娴妃的关系,高书瑶心里明白得很。听着娴妃辩驳,她已然悔恨,悔恨当日不该听陆嫔挑拨,没事触了太后霉头。但事已至此,她无路可退,便道:“我并不是要针对你,说到底,是皇上命我查的。”又起了身,道:“我去养心殿一趟,自有皇上处置。”

娴妃目光冷彻,玩弄着指尖的镶金护甲,道:“高妃可要看清形势,别糊涂了。”

高书瑶见她气焰嚣张,冷笑道:“我要看什么形势,不过依命而为。”娴妃却不再多说,盈盈含笑而望,眼底却没有一丝欢喜,使人毛骨悚然。

皇帝从乾清门听政回来,看着青玉大案上堆山似的奏折,连茶都没喝一口,就坐下批阅。不过多时,舒嫔便款款而来,自上回皇帝生疾,她就一直在御前伺候笔墨。

皇帝见她进屋,笑道:“大热的天,往后不用来了。”

舒嫔面上微微一滞,道:“臣妾不觉辛苦。”说着,往缕空花盒中舀了半勺苏合香,放入香炉鼎里。雾气弥散,她净了手,挥退磨墨的内侍,纤手执起龙纹墨锭,轻巧研磨。

皇帝不再理会,颔首沉思。

高妃换了身月牙白的银丝暗纹锻袍,绾着扁髻,额上两侧各簪两朵粉白牡丹,云鬓花颜,衬得脸如莹月。入了暖阁,见独有舒嫔在跟前伺候,愣了愣,才行大礼。

皇帝赐她坐了,头也未抬,只盯着折子批阅。高妃心中忐忑,寻着皇帝缀墨的空隙,道:“万岁爷,臣妾有一事相禀。”

皇帝唔了一声,往折子上写了长串的批录,方道:“你说吧。”

高妃斟字酌句,细声细语道:“昨晚上,景仁宫厨房里当差的宫人招了,说娴妃确实往那枣糕里添了红花。”她瞧着皇帝面露愠色,越发小心翼翼,道:“娴妃说她当时是用于通淤调血之用,且并不知皇后有孕,是属无心之过。”停了停,方轻声道:“臣妾不敢擅专,请皇上定夺。”

第60章 临幸

养心殿本是皇帝寝宫,伺候的宫人皆是一等一的伶俐谨慎,见殿中寂若无人,不似往日和睦言笑,越发计较了三分,连上茶亦是蹑手蹑脚,悄然退去。皇帝举了举手,舒嫔忙接过御笔,搁在檀木笔架上。沉静半响,皇帝方开口,道:“她招认了?”

高妃低眉垂眼,道:“是。”

舒嫔立在旁侧,只觉皇帝眼露寒光,眉尖竖起,似要将人生吞活剐。她入宫不久,自承宠,几乎日日伴在君侧。皇帝素来温润和善,甚少发怒,在她面前更是笑意融融,情意绵绵。今儿撞见如此,心下惊慌,恭谨立着连呼吸也放缓了半分。

殿中缄默,过了好一会,皇帝才道:“吴书来。”

吴书来忙躬身上前,问:“主子有何吩咐?”

皇帝敛住怒色,道:“去把娴妃召来。”

吴书来“嗻”了一声,退至门槛,方转身疾步。皇帝又问:“此事皇后可知道?”

高妃定了定神,惶然道:“事关重大,臣妾不敢往外传,刑讯颇为小心,皇后那儿也未敢遣人去禀告。”皇帝点了点,稍稍露出赞许之意,道:“此事需朕亲自告诉方好。”顿了顿,又道:“你先回去吧,事已至此,由不得你掌控,朕会处置。”他朝舒嫔撇了撇脸,道:“你也回去。”两人跪安退下,彼此心照不宣。

碧落宫街,朱墙高筑,远远有一簇凉轿快步而来。

高妃遥遥望着,不禁生出几分惘然之意,刚才听着皇帝的意思,怕是不会严惩。娴妃虽不得宠,可家世、品阶犹在,更何况,她还是太后的外甥女,皇帝以孝治国——后头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

舒嫔唇角掬起笑意,两妃相争,于她来说,只好不坏。

她道:“高主子,日头烈,咱们坐了轿子快些走,莫晒黑了。”

高妃知道舒嫔心里得意,看着她,就像看着当年潜邸的自己。那时新入府,是四爷心坎上的人,高傲骄纵,最爱看着前人争风吃醋,坐享渔利。

如今,仿佛一晃眼,自己已然成了“前人”。

日渐西垂,余晖落在窗外宫墙上,越升越高,直至快瞧不见了,青橙才放下手中笔墨,吩咐海安道:“去端水来,我要净手洗脸。”

上一篇:戏精偶像 下一篇:表小姐东宫荣宠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