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451)

杀马影响士气,秦军乘机攻打而来,大晋大败。

桓温无奈,只得退兵,途中三千关中百姓拖儿带女,自愿跟随大晋的军队去江南,北方已经各个民族争霸的天下,汉人的生存越来越难了,还不如去江南找活路。

桓温保护着三千关中百姓班师回朝,中途还时不时被前秦袭击,桓温军队战死一半人,带着两万残兵和三千关中百姓回国。

这一次北伐,虽然没有获胜,但是三千关中百姓那句“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官军”使得桓温享誉大晋。

毕竟,桓温只带着四万军队,差一点点就打到长安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长安东边就是洛阳。

所以桓温虽败犹荣,在大晋军民间的威信和名气一时无人都能敌。

王悦和桓温再次相见,桓温已经不复当年的恭敬和顺从,“我没有错,长安就在眼前,触手可得。如果是老师您,您也不会撤退。不拼一把,怎么知道自己就不行呢?如果试都不敢试,我半生拼搏,又是为何?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选择进攻,绝不退兵。”

王悦说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死在关中的两万大军,其实可以不用死的。如果你听我的话,及时退兵,不要派兵收割关中粮食打草惊蛇,你完全可以四万军队去,四万军队回来,还能带回三千汉中百姓,你一样能够名声大噪。”

王悦直视着桓温的眼睛,“你说你要拼一把,可是你没有用自己的命去拼,你让两万大晋军人客死异乡,尸骨不能还。你明明可以避免的,可是你偏偏选择冒险。一国之将,不可有赌徒之心,须知你是用别人的性命在赌,要慎之又慎。”

随着地位和权势的提升,桓温的野心膨胀了。

桓温的目光不闪不避,“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就是要用性命去拼。大晋死了两万,秦国不也死了两万吗?老师,您老了,变得畏首畏尾。如果我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遗臭万年。只要我一直有进取之心,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这两个结局我都愿意。我唯一怕的,是被人忘记,碌碌无为过一辈子。”

师徒第一次不欢而散。

桓温离开后,清河从屏风后面出来,安慰道:“你莫要生气,桓温不过又是一个王敦而已。权势腐蚀人心,这几十年来,从洛阳到建康。这样人我们见得太多了,只有你父亲一直没有变,谁能抗过权力的诱惑呢?”

桓温这些年,从讨伐蜀国,到阻止士族们霸占山川河流,到主持土断,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好,为国为民。

可是他一旦掌握了权力,第一次北伐远征就变了。

就像清河评价的那样,活生生又一个王敦。

王悦轻轻拥着清河,开始怀恋父亲王导,“你说得对,我的父亲独一无二。不会有人再做到像他那样了。桓温令我失望,不过幸好,我早就准备了牵制他的人。”

很快,在会稽郡和王羲之隐居了多年的名士谢安终于肯出仕做官了。

他四十多岁了,一直在东山高卧,朝廷多次征召他当官,他都不肯去。在各种雅集中绽放光芒,到处都是他的朋友,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时他就在。

陈郡谢氏的谢万谢尚等人都高官显达,唯有他一直是个没有官职的闲人,连妻子刘氏都忍不住问他,“大丈夫难道真的不想荣华富贵吗?”

谢安捂着鼻子说道:“这个……将来恐怕无法避免。”

谢家人封妻荫子,刘氏不免着急,催促他做官,说道:“我不求什么诰命夫人,但是孩子们的前途你要负责,你怎么不教教他们?”

谢安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我用言行教育他们,言传身教了呀。”

就在妻子刘氏都觉得丈夫就这样混一辈子的时候,谢安突然态度大变,跑去桓温的幕府,成为一个小幕僚!

众人万万没有想到,谢安会自降身份,给桓温当幕僚,而不是去朝廷当官,就凭他的名气出身和家族,当个刺史,一方大员都绰绰有余,为什么非要给桓温当幕僚呢?

谢安只是轻飘飘的说道:“我看好桓公。”

桓温得到谢安,简直狂喜,将谢安封为司马。

桓温看到谢安写的公文,很是欣赏,逢人就赞道:“这是安石(谢安的字)碎金啊。”用黄金来赞美谢安的文采。

刚好有人送给桓温药材,有一味药材叫做远志。

桓温就问谢安,“为何一根小草有远志这个名字?”

一个嫉妒谢安的幕僚说道:“这还不简单,在山中的叫远志,出山的叫做小草。”以此来讽刺谢安“晚节不保”,半辈子清高,四十多岁了居然给桓温当幕僚。

谢安老脸一红,但没有反驳,义无反顾的跟着桓温,为他出谋划策。桓温越发敬重谢安,视若珍宝。

暮兰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