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舍4(87)

其实我最开始是想描写狄青的,作为历史上和兰陵王一样美貌帅气到必须戴面具才能上战场的将军,狄青的身世要比兰陵王还要坎坷。十六岁时就替兄长顶罪,脸上被刺字,后又越狱去当了兵,从底层一步步爬到大宋武将的顶端,整个过程都像是一部传奇小说。无背钱的史实也是存在的,可见其不光骁勇善战,智谋也可见一斑。

狄青的一生是个传奇,但我越了解,就越觉得憋屈。宋朝重文抑武,这是谁都知道的,生不逢时,可见也是狄青的无奈,最后郁郁而终。

但就像铜钱有正面也有背面一样,宋朝重文抑武事实上也是维持了大宋多年长治久安的根基,唐朝中后期的武将动乱,还有五代十国的朝代频繁更替,也给宋朝敲响了警钟,从太祖那一代就定了整个大宋朝的基调。正如我文中通过陆子冈的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宋朝花点钱打发叫花子,交点保护费,就可以解决心腹大患,那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在长期的花钱买平安的思想下,整个国家都陷入了萎靡不振的颓态,这就是过犹不及了。

所以我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了狄咏身上,这是一个真正帅气光明磊落有血性的汉子,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名声根本及不上他爹一星半点,连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我希望能用我的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知道历史上还有许多许多类似于狄咏的将士,为了疆土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才让我们拥有现在安逸的生活。

破财消灾,但有时候并不是一味地忍让才能解决问题。

一柄可以指向帝君位置的司南杓,引出了胡亥内心不可碰触的渴望。他清楚地知道,废兄长而自立,是不仁;不遵父皇诏命,是不孝;己身才识浅薄,勉强登基,是不能。天下人皆非昏庸之辈,岂能不知其中另有内情?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向列祖列宗交代?胡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结局,但却根本无力扭转。

有时候上天总会给予无法承受的伤痛或者惊喜,要有毅力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所在的位置。

姬青只比燕丹小三天,他们是堂兄弟,被燕王喜亲自赐名。丹与青是朱红色和青色,因其不易褪色,史家以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故丹青意同史册。姬青和燕丹长得很相似,有时候不光别人无法分辨他们谁是谁,连姬青自己有时候都分不清。

一对同样的犀角印,分别刻着两个人不同的名字。但最终,只有一个犀角印留了下来。

何时才能真正算长大成人?可以为自己的选择所负责的时候。

一直都有读者在问我老板在抗战时期是怎么度过的,那是我一直都不敢碰触的历史片段,终于现在笔力有所增长,写出了令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故事。写《菩提子》的时候,我不断地翻阅那段年代的各种历史资料,心情沉重郁结,在写的时候甚至几次都鼻子酸涩眼眶模糊。

到底一个民族,是要破落到何种地步,才会被迫做这样声势浩大的文化迁徙?

而到底要到什么时候,这些珍品才能免于被蒙尘,重新擦拭一新地摆在展馆中供人观赏膜拜?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记得,故宫宋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报道。我当时看着网上那碎成六片的碎片,好久都回不过神。

在那样战火滔天的艰难岁月里,我们都没有损坏过一件古董,但却在和平年代中,就那么轻易地在保养维护的时候碎掉了。

简直让人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谨以此文《菩提子》献给那些为文物迁徙做出贡献的学者和士兵们。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到的每一件古物,都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保存下来的。

勿忘国耻!向他们致敬!

人人都想惩恶扬善,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善和恶。一顶獬豸冠,只有真正至善之人才能看到的獬豸神兽。一人之善,对他人也可为恶。遵从本心,即为至善。

每个人心中的善恶标准都不一样,何为善何为恶?擦亮双眼,相信自己的判断。

究竟是何样的女子,才会不喜欢珠宝绸缎,而是对一杆战矛爱不释手。作为世间最锋利的矛,即使知道有一天,会撞碎在一面永远都刺不透的盾前,但这一生的命运,也只能是一直向前!

人生存在这世间,就有矛盾,永远无法避免。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一对玉镯,穿越了时空,却依旧挽回不了曾经逝去的生命。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后悔的往事,所以才会更加珍惜现在。

哑舍中所描写的古董,并不是每个都价值连城,古董的价值,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即使是几块钱的东西,一旦陪伴你多年,也就赋予了与其他物事不一样的意义。所以要爱惜自己手边的物品,也许多少年后,它们也会成为古董。

玄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