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歌(111)

轻笑一声,沈墨将下巴轻轻搁在惊鸿的头顶上,淡淡地道:那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了,要你去面对一些人和事,你会不会害怕?

身子微微僵硬,惊鸿扭过头来看着沈墨,秀眉紧皱:你要去哪里?

被她的反应逗乐了,沈墨笑道:你不要紧张。

不紧张?怎么能不紧张?沈墨从来不是会胡乱开玩笑的人,他会这么说,定然就是有什么事。惊鸿觉得心里不踏实,伸手抓着他的衣襟都不能平静下来。

如今是家国有难啊。沈墨叹息一声,抱稳了她策马,轻声道:皇上与淮南王之间的征战必然殃及甚广。我过去,定然是要日夜领兵击退淮南王,而后再追剿。便不能像在边境一样时常陪着你。惊鸿,你要带着奶奶和大哥大嫂留在京城。

惊鸿微微睁大眼睛,好半天才明白过来。沈墨要与淮南王一战,那么势必是在前线。他护得住京城,便要她留在京城里面?

张了张嘴,惊鸿想说什么,却又只有咬唇。她不能那么不懂事地阻止自己的丈夫保家卫国啊,可是,可是他们这么快就要分开了吗?

皇上,沈将军已经到了城外。内侍总管尖声细气地朝龙位之上的人禀告:他直接便入了军营交接兵符,沈家上下跟着梁太傅回了城内。

战事正僵持,淮南王于三屯驻兵,日夜操练,京城已经戒严,一般百姓不得出入。皇宫之中,难免也有些死气沉沉。

听得下面的话,皇帝才算松了口气,侧头朝熹和道:你说的还是对的,沈墨他啊,到底是个忠心的人。

熹和公主淡淡一笑,没反驳,也没说让沈书写家书的主意是她出的。皇帝对沈墨的戒备能少些,才是她乐于见到的。

沈墨回来,京城必稳,加上援军在后,朕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大义灭亲。皇帝痛快地饮下杯中酒,龙心甚悦。

淮南王是先皇最小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亲弟弟。如今这出兄弟反目可是让霍乱那边看了笑话也占了便宜,等他收拾好内乱,再去对付霍乱,怕是会有些精力不足了。皇帝有些忧愁,一想到沈墨,更是又爱又恨。

父皇,沈将军这次回来救国,您的圣旨也该早下,才显得出您的大度。熹和在旁边轻轻说了一句。

皇帝回过神,点头应了,就让人去宣旨。

又回到了熟悉的将军府,惊鸿一边和花锦一起安顿老太君,一边安排家奴清扫庭院。

她与沈墨在城外就分开了,他骑在马上,认真地低头看着她:要等上我一段时候了。

惊鸿很想开口问这时候是多长,却还是忍住了,勉强抬头冲沈墨笑道:我等你回来。

他们在一起已经习惯了,习惯到惊鸿觉得此生此世都不会再与他分开了。可是世事无常,老天嫌她得到太多付出太少,还要她继续历经磨难。

沈墨的腰间还带着一枚蓝莲花的香囊。她的荷包里也还放着一串金灿灿的葫芦。

过一段时间也总还能相遇的。

花锦的精神不太好,惊鸿让她去休息,然后将沈家里里外外都安排好。刚收拾完自己住的院子,外头就有一声长长的唱诺:圣旨到

奉旨而来的太监就站在将军府的大门口,沈家回京,京城的百姓来看热闹的也不少。众人都不知沈墨去过边关,只知道这次淮南王造反,皇帝要重新启用沈墨。曾经说了风凉话的人,这会儿都自打了嘴巴。沈家这是要东山再起了。

惊鸿扶着老太君一起出去接旨,那公公笑吟吟地开口大声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家忠烈,于国有功。次子沈墨,深得朕心。几月休养,当为重用。着重予其护国将军之名,受封一等公,享千石俸禄。沈墨之妻凌氏,贤惠大方,进退得宜,特赐二品诰命夫人,可随时进宫拜见。钦此。

谢主隆恩惊鸿心里跳了跳,对皇帝这莫名其妙的给她的封赏有些诧异,不过还是跟着行了礼,扶着老太君起来接旨。

夫人当真是好福气啊。公公朝惊鸿道:将军正在捉拿叛贼,此番立功而回,沈家一门便辉煌更胜从前了。

惊鸿觉得这人的眼神真让人讨厌,但是碍于情面,只能笑眯眯地让剪画给他塞了银两,亲自送他上车回宫。

瞧瞧,沈将军只要愿意,这不是马上可以回来么?

那是自然,除了他,谁去打那造反的淮南王啊?你还别说,这次怕是皇帝先低的头!

嘘,不要胡说。你们说这些,我倒是更羡慕那凌氏,什么也不做,嫁个好丈夫,白白地就当了二品的诰命夫人呢!

众人都议论纷纷,惊鸿扶着老太君进去,让家奴关上了门,而后突然想起什么,失声笑了出来。

上一篇:凰歌千秋 下一篇:鸳鸯相报何时了

白鹭成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