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银河(132)

傅非臣忽然问:“你小姨有没有跟你聊过我和你母亲的事?”

虞星如实回答:“小姨她……并不清楚。”

傅非臣眉头挑起一点。

她道:“小姨说,母亲还在的时候,什么都不肯说,她问过很多遍,一个字都没有问出来。”

傅非臣沉默了一会儿。

许久,他将轮椅转直落地窗前,隔着分寸距离,面容清晰出现在玻璃上。

“我和你母亲认识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五岁。”他说,“在珑城,那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她大学毕业以后在珑城当老师,教音乐。我当时在国内四处采风,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珑城山的一日三时,晨、午、晚,都不一样,非常有名。山中一个潭,山外一片湖,都是好风景。我为了风景去的,却在珑城遇上了你母亲。”

……

那一年。

傅非臣游历到珑城,身边只带了两个人。为体验当地风土人情,计划待上三个月,租了个小院子住下。

院子里有个小凉亭,夏天,爬满青藤,一结就是一串一串的小青葡萄。

有时他会在亭里乘凉,支一个画板,一画就从午后画到傍晚。

而藤蔓爬过墙,墙的那一边,住的就是虞宛纯。

傅非臣也记不得是怎样开始的。

好像是虞宛纯主动追求他,又好像,从最初,他就被那双明亮充满生机的眼睛吸引。

虞宛纯偷看他被逮到过无数次。一天数遍,总是找机会从他院前经过,一旦他看过去,她就惊慌失措别开眼。

他暗里失笑,然而非但没有紧闭院门,反而将门大敞。

也难为她,总是禁不住脸红眼湿的一个人,鼓起勇气,大着胆子往他院里送东西。

有时候是新鲜的瓜果,用凉水镇过,消暑清热,又不会太冰。

有时候是自己做的一些小菜,就着稀粥,清淡可口。

她总是飞快地留下东西,说一声就走,生怕他拒绝,让她拿回去。

几次之后,傅非臣叫住她。那天送来的是香瓜,她紧张极了,甚至不敢看他。他在凉亭里悠悠一笑,冲门边的她说:“可以麻烦你帮我洗一下吗?我想尝尝。”

她愣愣地,呆怔到不能再呆怔。

时间久了渐渐相熟,她经常会到院子里来。他画画,她就坐在后面静静地看,不出声打扰。有时也会帮他扫扫院子,擦擦凉亭的桌,他说这些家里有人做,她不听,拦都拦不住。

虞宛纯尤其爱看他。在院子里看过不够,回了自己那边,总是借着摘葡萄的名义爬上墙梯,一串串的葡萄,她一颗一颗摘,一边摘一边偷看他。

那段时间,开心多,烦恼少,抬头就是满天飞的落霞,火红火红,烧的他心里也是红红一片。

但并不是没有忧愁。

傅非臣始终记得自己身体不好,而她健康,美丽,温柔大方。她不该在他身上làng费时间。

又一次她爬上墙头,傅非臣便对她说:“我是个病人,活不久的,你应该去看看更好的人。”

她一愣,刹那红了眼——也不知是不是,他没有看清,总之她张皇地飞快爬下了梯子。

那之后好些天,虞宛纯没有再出现,听邻里说,她和单位追求她的一个年轻同事时常一起。

傅非臣既安心,又失落。

没几日,他吃过晚饭到院子里chuī风,平常饭后他都是不出去,那天乘凉,抬头就见葡萄架上有人。

虞宛纯不妨被他撞见,当即躲闪,踩空了梯子,墙那边摔得叮里啷当一通响。

他叫了好几声:“小虞——”

没人应。

担心她摔伤,他想过去看看,听到那边传来哭声。

安静的傍晚,天擦黑,夜幕还没完全降下来。

虞宛纯在那边哭得压抑伤心,像是痛,又不仅仅是痛,但任凭他怎么喊,她都不应。

那晚傅非臣敲开了隔壁的院门,第一次去。

然后原本计划的三个月,变成了半年,越拖越久。

分别是在某一天的清晨,虞宛纯去邻城参加会议,他们一起吃了粥,吃了她做的小菜,他亲自送她到院门口。

那是傅非臣见她的最后一面。

当天急症突然发作,安定两年多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陪护的人将他送医,情况紧急,转入省医院。很快,傅家收到消息派人来接,安排转机将昏迷不醒中的傅非臣送到国外治疗。

凉亭里有画板,橱柜里放着成双的碗筷,墙根下是虞宛纯亲手种下的花草,压水井静立着,只等夏天再来,随时可以倾吐凉水好好湃一湃蔬果。

所有的东西都被留下,包括她。

傅非臣病情好转,是在半年后。他曾开口向父亲提过,请他让人去珑城寻虞宛纯。父亲一口答应,搓搓磨磨过了好久,却告诉他,人被家里带回去了。

上一篇:比如你亦比如我 下一篇:小青蛙

云拿月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