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72)

七月初七是姑娘们的乞巧节,也是文人雅士的晒书日。嬷嬷一说拿书去晒阿古就想起来了,“不怪嬷嬷,只是我浅眠,睡得有些不习惯,今晚就好了。”

嬷嬷暗松一气,这姑娘性子倒是不错。

阿古洗漱装扮好,走到外面时,天已经亮了,日头渐高渐烈。

薛家大宅分有几个院子,主院住着薛康林、洪氏和嫡子嫡女们,其他几个小院住着两位姨娘还有各自的孩子,以及下人住的,还有客房。

薛家为表重视,在主院收拾了一间空房让阿古入住。以至于她拐个廊道,就看见了院子。

院子里已放置很多长凳桌子,下人陆续将书搬了出来。

她站了一会,旁边忽然有人挽了她的手,心头猛顿,偏头看去,薛凝正笑得灿烂,似眸有明月。她比了两个七,又指了指天比划一番。阿古问道,“今晚要邀我和你一起拜织女么?”

乞巧节里拜织女是姑娘、年轻妇人之间里的盛宴,约上几人十来人,斋戒一日,夜里摆了桌子放置茶酒果子这些祭品,围坐桌前,吃花生瓜子,跟织女默祷心事,一般是半夜才散,家里也不会说什么。

薛凝见她这么快就领悟了,一脸意外和惊喜,忙点了点头。

阿古笑道,“嗯,也好。”

薛凝高兴不已,又指了指院里的书。阿古点头,“你也去晒书吧,我一人无妨。”

有个人这样明白自己,薛凝更是惊异欢喜,心底更喜欢她三分。可是……不能做六嫂。她刚拉住她的手,魏嬷嬷眼疾手快,说道,“姑娘该回去拿书了。”

薛凝笑脸微僵,迟疑稍许,还是放下了她的手,回房去了。阿古看着她离开,轻轻握了握拳,不知停留在上面的那只手到底是要写什么。她眉头微拧,不得其解。

不过片刻,那薛凝背影刚消失的廊道,又走来一人。像是刚好在拐角那和薛凝碰见,驻足说话。能看见他半边身体,和半张笑得温和的脸。

一瞬阿古还以为看错人了。

在她心里,薛晋每每一笑都像狐狸好么,可在这薛家,却又变成弱柳扶风的公子了。他明明可以在自己面前也掩饰得很好,但却又像是故意不屑掩饰。有一段时间她甚至怀疑薛晋知道她一些事,比如——身份。

可他是薛康林的亲骨肉,难道知道她是宋锦云还放任她迫害薛家?

所以这个猜想又很快消失了,于是又满是疑团。想得入神了,薛晋走到跟前了她也不知,等他微微弯身看来,看见这温和如玉质光泽的脸,阿古才回神。薛晋笑了笑,“看来是在这睡的不好,眼下黑了一圈,精神也不大好。听说入住新宅也是要讲八字的,如此看来该不会是和薛家八字不合吧。”

阿古抿了抿唇,说道,“入住第一晚,略有不适,今晚想必就能睡好了。”与其让薛晋问话,倒不如她多问几句,“薛三爷不用回房看着下人搬书么?不怕伤了书?”

薛晋笑笑,看着她说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郝隆?”

阿古抿唇,她当然听说过,南北朝曾有人记这样一件趣事。七月七日别人都跑去晒书,唯有一个叫郝隆的人将自己晒了出去。别人问他做什么,他答“晒书”。

姑且不说他是夸耀自己学识渊博,还是嘲讽那晒书习俗,但书上说的到底还是书里的事,阿古还没瞧见有谁真那么做过,谁想现在就看见了。

薛晋低头看看她空荡荡的手,“你也来晒人?”

“千里迢迢入京,哪里会带上书。”

“也对。”薛晋又道,“昨晚回来时街上已挂满灯笼,今晚一定热闹,恰好有同僚相邀,可要一起去?”

阿古实在没兴致跟他出去,更没心思跟他套交情,还没答话,薛晋又道,“那几位公子都是来头大的,还有我们薛家的至交岳太师家的公子也会一起去。”

阿古心头一顿,岳长修?

薛晋又道,“他的夫人博学多才,是城中出了名脾气好的人,你跟她应当合得来。”

“盛情难却,我也想看看京师的人是如何过这乞巧节的,那就劳烦薛三爷领路了。”等她去见岳长修一面,再回来和薛凝拜织女,也赶得及。如果真赶不及,那就赶不及吧,拜织女如何能比得过见岳长修重要。

岳长修……阿古想着,脸上神色未变半分,心里却已竖起刀刃,锋利刺人。

薛晋笑道,“客气了。”

正说着话,阿古就见薛升怀中抱了一垒的书过来,后头还跟着许多下人。想想旁边空着两手的薛晋,心情顿时微妙起来,随后觉得薛升这模样实在是……滑稽。

薛升浑然不觉,走上前笑道,“你起的倒是早,昨晚可睡好了?”

上一篇:皇朝医女 下一篇:女主不是吉祥物

一枚铜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