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回家(208)

问题是,不写那些曾令父亲嚎叫的枝枝桠桠,又怎能达到他写家史的初衷?他写家史,不就是为了发掘家庭发展到如今这不健康状态的原因,以使大家体谅过去,和睦相处吗?尤其是明玉。但如果凭第一段被削得差不多的写法,还如何发现矛盾,解决问题?

明哲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揭露与掩盖之间的矛盾,很是犯难。但他很想听听明成和明玉这两个当事人的意见,忍不住又给两人发了短信,“我把家史第一段放上论坛了。”

明成接到短信时候,正与睡眼惺忪的朱丽一起下楼上班去。翻出手机看到这一段,冲朱丽笑道:“大哥这是干什么了?谁家有这么给父母修家史的,我家又不是名人家庭。”

“你大哥有点迂。”朱丽每天上班路上哈欠连天,下班路上哈欠连天,只有上班时候精力十足。太忙,她不得不精简生活中的精力配额,全数调配到工作中去。工作这东西有一样好,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回报,立竿见影。

明成笑道:“我上班就看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大哥太八卦了。朱丽,你有没有问过你爸妈的过去?”

朱丽眼珠子一转,笑了:“问过,怎么能不问,不过主要问他们是怎么谈恋爱的。结果爸妈都很尴尬,还是妈被我问烦了,悄悄告诉我一小点点。原来他们是自由恋爱,而且还是一见钟情。”

明成想了想,道:“我爸妈不是。有次妈给明玉气得偷偷抹泪,被我瞧见。不知当时说些什么,说到她当时怎么跟爸相亲结婚。我爸妈很不浪漫,就冲我爸这种人物,我妈是被迫的。”

朱丽愣了一下,但也觉得有可能,公婆两个人怎么都不可能一见钟情,谁愿意对公公这种人钟情。她对明哲写的内容大为好奇,不知道公婆以前会有怎样的一段传球,“我上班就去查,你早上别给我电话,我要开一早上的协调会。对了,你上班多喝水,你这几天接连应酬喝酒,口气臭得很。”

明成微笑点头。送朱丽上公交车,他过一会儿也乘上另一辆公交车。两人如今手头拮据得没办法,有限的现金数量逼得他们不得不坐公交车。但两人坚持着不买公交IC卡,因为相信困局很快会成为过去。

明成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上了大巴,挤在沙丁鱼似的人丛中间,一手拉吊环,一手紧紧护住他的包。这算不算是经历中获得经验?明成苦笑。他没与朱丽说的是,他最近苦闷,被周经理挤兑得惨了。虽然已经不属周经理管辖,但那么多日子的业务做下来,很多业务与周经理的重叠,改线,哪有那么容易,他多少套路周经理全知道。而他新进的部门,经理不愿意得罪一个周经理这样的人,对明成口头鼓励几句,但实际效用有限。所以明成一肚子的烦心事,可是回家没人说,即使朱丽在他也张不开口,他一堂堂男子汉,总向老婆诉说受别的女人欺负,多说了,连祥林嫂都不如了。晚餐每到小餐店坐下,不由自主就向往啤酒带来的爽快,每顿饭小菜可以简单,可是酒非喝不可。不,他这几天没有应酬,无酬可应,圈内的朋友最先还招呼他几句,现在都淡岀他的视线,客户也不多,很少,有也被周经理破坏了,他没应酬,他只是自饮自酌,他没好意思告诉朱丽。

到了公司,明成立刻打开电脑进入论坛。一看明哲扔上去的那么小小一段,觉得大哥没把妈妈所受的委屈说出来,这事儿他倒是听妈妈说起。他十指飞快,趁别人还没上班,录下一段文字:

“据我所知,爸爸妈妈的会面是小姑婆安排。为此,妈妈特意向同事借了一件九成新印花罩衫,一条灰色毛涤裤子。但是见面之后,妈妈很是失望。回到家里与外婆一说,外婆却是非常赞成,竭力动员妈妈嫁给爸爸。因为城里的工资基数高,每月副食品供应比乡镇多,外婆希望大女儿的出嫁能拉家里弟妹们一把,把他们都带到城里去。尤其是弟弟,我们的舅舅,呆在小镇是没出息的,男孩子必须往外走,带路人就靠妈了。但妈妈不喜欢只会低着头笑的爸爸。外婆动员不成,就来了武的,更拉了外公给妈妈跪下,逼妈妈就范。妈妈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嫁给爸爸。”

逼婚?可怜的婆婆。朱丽正因为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检讨婆婆对待公公和对待明玉的态度,看了这一段,不由寄予无限同情,某些怀疑之类的心思都不好意思再想。都知道强拗的瓜不甜,公公与婆婆的相处为什么如此不融洽,在婚姻的最初已经注定。

可怜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记得以前看的书上说,当时由于户口关卡极严,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天上人间。所以很多农村最美的女孩嫁了城市最丑的郎,那个年代的畸形产物啊。或许有的人是心甘情愿地以为高攀,但是婆婆是一开始就不愿意。朱丽摇头,天下竟有这么狠心的父母,肯如此狠心推女儿入不幸婚姻的火坑,只为换取独养儿子的进城。明成家的外公外婆极端重男轻女。

阿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