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回家(258)

“什么感觉?”石天冬问得有点迫不及待。

“挺怪,不象饭店象酒吧。”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我开这家饭店就是想给来者食不厌精的美味感受,可是这几天下来,应酬饭有增多的趋势,那些人互相灌酒,喝醉的人哪里还能品味我精心准备的菜肴的精妙。所以你看,我把大圆桌撤了,以后一桌最多只六个人。引入我喜欢的文化元素,也是为了把不搭调的应酬食客排斥出去。”

“可是应酬者往往是带来最高利润的客人。”

“但是当你看到应酬者走后,桌上一半没动的菜肴,那些都是我们通过原产地精心采购、厨师们精心设计烹饪,都是放一颗心进去的产品,谁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心思被糟蹋。”

明玉微笑道:“你坚持了个性,可其实纵容了自己的任性。你的饭店既然走进市场,就得抓住买家心理。”

石天冬不以为然:“如果我不坚持食不厌精,我又何必卖了‘食荤者’,每天搅几锅千年不变的汤可以很好地混日子。至于买家心理,你不能忽视一帮买家,他们向往食不厌精,而不是味精蜡烛鸡瘦肉精猪养殖黄鱼。我开这家店,你以前也说了,这是我的理想。我不会迁就。”

明玉依然微笑:“你既然坚持你的意见,又何必迫不及待地追问我的感觉。说明你还是想知道市场的反馈。”她见多了刚入行自信十足什么都想尝试的销售员,她以前也曾是,她才不会被石天冬那种原始的自信感动。但看到石天冬被她说得尴尬,她又微笑鼓励:“既然你认为自己对,那就坚持。再说我说的不是自己的感受,我说的是市场普遍规律,可谁知道黑马什么时候会以何种方式嘲讽市场普遍规律异军突起呢?我的真话是,我自己吃饭和私人应酬会来这里,但是公司应酬会去别处。我在你这儿的消费都不会高。所以我从我自己的消费心理角度来推测其他食客的心理,但我怀疑这是普遍心理。还有就是,你有没有设定过你准备吸引什么样的消费群体,你准备怎样吸引这类人群,你了解这类人群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认为你今天推出的西藏主题秀与我所认识的在你这儿吃饭的食客们气味不相投。如果在酒吧看到西藏主题秀,我会拍手叫好,但是在这儿,我觉得不合适。”

“或许你的领域与我的领域不是同一概念,我不苟同你的意见。你看看大家对西藏秀的兴趣,今天的酒水销量至此已经超过以往。”中午以来,已经有好几个朋友叫好,只有明玉唱反调,所以石天冬认为明玉代表的不是食客的普遍反映。

“我举办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市场占有率,是销售量,是利润率,我认为不管是不是同一领域,面对市场,持有的应该是相同的销售理念,不同的只是操作手法而已。不信你找时间统计一下每桌消费数字与对墙面照片关注度的对比,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关心你的西藏主题秀,是低消费个人客户,还是高消费公款客户。不过我心里有点希望看到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特例。我饿了,我要点菜。”明玉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她觉得石天冬的操作很粗糙,石天冬没有市场调查的概念,石天冬为性格而任性是做生意的致命缺陷等,但作为朋友,她已经说得够多,其他得看石天冬自己能不能领会,她也只能点到为止。或者石天冬追求的就是快乐,他任性了他快乐了,花点钱又有什么。

“点什么菜,我安排给你。”石天冬有点情绪,不过终于还是没把“你又不太懂吃”这样的话说出来。他起身,走出一步,又回头不屈不挠赌气地道:“目前的调查结果只有你一个人唱反调。你等着看,看我怎么用市场化手法实现理想。”

“好。”明玉靠到椅背上,看着石天冬不由好笑。她仿佛又看到那个用不到三分种时间飞奔买来KFC鸡翅的大男孩。这个石天冬,说成熟也成熟,说任性也任性,不过倒是有性格,比较好玩。但明玉觉得石天冬所做的事则是一点都不好玩,她完全否认石天冬今天搞的这个活动。但谁知道呢?人本来就是心思最难琢磨得透的东西,人的胃更难搞得懂。

一会儿,小厮端菜上来,一盘芦笋龙虾球,一碗不知什么海鲜浓汤,西餐的感觉,可是配的却是米饭。明玉饭来伸手,专心吃饭。倒也不是赌气或者什么,她是真的对那些照片没有兴趣。她走的地方多了,看的风景也多了,对别人拍出来的照片审美疲劳。

她确实不太懂吃,对于一个吃盐水汆白菜都能下饭的糙人,想要体会石天冬的食不厌精实在是有点困难,不过她坚信她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而服务性行业,应该面对的是大多数有钱糙人的钱包。但好吃不好吃她还是知道的,菜好吃的时候她就吃得快,在石天冬这儿吃饭她一直快手,今天也不例外。吃完,远远冲正忙碌着的石天冬挥挥手就付帐走人。

阿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