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一年(53)

作者:蔡某人 阅读记录

“郎君命奴给姑娘送一样东西。”

手掌摊开,是一枚黄铜做的驼铃,颜色陈旧,仿佛早经许久的岁月,镌刻了风沙、孤月以及白云水囊的味道。宝婴朝她手中一塞,余热尚在,沉甸甸的。

“郎君说,姜姑娘不要太想家,来日方长,他会带你回凉州看骆驼看秃鹫的。”

宝婴笑吟吟把话带到,这两样是什么她也没见过心中十分稀奇,见嘉柔垂着脑袋,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好退下了。

帐顶的刺绣渐渐模糊,嘉柔攥着驼铃,綉枕上一头青丝不事张扬地铺陈成乌浓一片,伴着迷迭香,像个黑漆漆的梦直往深处坠,梦里有边城的月色,一伸手,就拢了一怀抱的清霜颜色。

夜深重,打更的声音不知传了几次。夏侯妙在几旁静坐已久,手边,写了一页的纸,字迹娟娟。听到脚步声,她起身去迎,桓行简这次罕有地挡了挡她的手,笑道:

“这么晚还没休息?我自己来。”

夏侯妙伸出去的手,便落寞地垂下,面上依旧是温婉的笑意:“不困,翻了几页书。”

桓行简是从浴房回来,不过在屏风后更衣卸冠,朝案头盘腿一坐,略作扫视,淡淡赞道:“好字。”

那上头,写的是一首《芑梁妻歌》: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外无所依,内无所倚,将以何立。

看了良久,桓行简抬起眼帘,瞳仁漆黑:“清商何故发此悲音?”

“不,我虽无父,却有兄,虽无子,却有女。更何况我还有你,我比她幸运多了,是吗?”夏侯妙很少有这么直白的时刻,触到他眼睛时,忍不住战栗,却不肯移开,“我今日去了你的书房,也见到一幅字。”

桓行简微微地一笑,也不问,等着她继续说。

“我有些话想问你。”

他点点头。

“燕然勒功,是窦宪的典故,子元是否觉得窦宪身上有发人深思之处?”夏侯妙眼中掠过一丝踟蹰,“是羡他功业,还是……”

桓行简不答反问,低眸似在品鉴着她的字:“登燕然山,刻石彰威,这样的功业清商以为是否值得艳羡?”

“当然,大丈夫志在四方。”夏侯妙试图从他眼眸深处看出些什么来,一切徒然,她像在水中挣扎的小虫子般,无声问,“看到你写这几个字,我忽然想起来他这个人,权倾朝野,却极快覆亡,这又是为何呢?我始终没明白这一点。”

桓行简动作一停,把目光转移到她的脸上,两人的目光碰到一处,别有意味。他捏了捏她微凉的手,笑道:“怎么突然对这个有兴趣?”

“没什么,只是觉得以史为鉴,总归有益无害。”夏侯妙浅浅一弯嘴角,面上寻常,“子元对此有何高见?”

桓行简松开她的手,揉了揉太阳穴:“这人,我其实并未细究过,只神往他大破匈奴的丰功伟业。我是男人,不能免俗,人虽在这洛阳城里可若有一日社稷需要我驰骋边塞,我自然也是义不容辞。”

“是吗?我以为子元深谙史册,对人对事总会有一番详解。”夏侯妙笑道,不动声色把自己的字叠放起来,桓行简则倦倦地一起身,“歇息吧,前人旧事,与我们其实并不相干。”

灯灭帐垂,夏侯妙把脑袋轻轻置于他的臂弯之下,全无困意,只是阖上双目,一颗心,不知为何幽幽的凉。他是她的枕边人,一呼一吸,皆再熟悉不过。

旁边,桓行简睁着一双清醒的眼,手握她的肩头,没有任何多余动作。不知过了多久,听夏侯妙均匀的呼吸声响起,他才低首看她,轮廓模糊,并不真切。

第20章 愁风月(8)

洛阳变天了。

风裹着枯叶旋到窗棂上,天空昏黄,到了巳时,冷雨夹着初雪簌簌的落地,一眨眼,就消融了。值房里生了火盆,偶尔,有人快速闪进来,反手一合门,便把整个洛阳城的风雪都挡在了外头。

“中护军,本月的考绩。”石苞捧着册簿,朝桓行简案头轻置,扎煞起手立在了旁边。

手中狼毫未停,桓行简低眉执笔如行云流水,写的是整个辽东战事的用兵细节。一室肃然,除却有必要的事务往来无人有一句闲话,唯独火噼噼啪啪地响,火光烤得人脸微红。

桓行简终于抬首,狼毫一搁,又拿起朱笔,在册簿上勾勾画画好一阵,丢给石苞:

“升黜的单子你传派下去。”

名单一出,众人挤破了脑袋往张贴的墙上凑。中护军走马上任以来,举不越功,吏无私焉,明面上谁也不好多说一个字,几家欢乐几家愁。

不知谁起的头,从角落里传来嚷嚷声,要去找桓行简理论。

石苞清清嗓音,负手而立,人挺拔得很:“中护军说了,谁不服气可以来找。考绩簿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诸位自己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别人没数,自己心里总该有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