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一年(69)

作者:蔡某人 阅读记录

接到丧报时,刘融着实吃了一惊,一问长史,固然知道夏侯妙确实看着不好,但骤然而逝,实在太过诡异蹊跷。当下,同杨宴等商量好了主意,算算夏侯至最快能赶回洛阳的时日,收拾一支人马,往桓府里兴师问罪来了。

一听桓行简这不咸不淡的解释,刘融早有所料,冷哼一声,踱步回到逝者身旁,颇有意味看向桓行简:

“中护军,我妹妹暂不能入棺。”

“是,太初很快就到。”桓行简眼睛泛红,“我等太初来。”

刘融的一双眼,早把桓行简从头到脚,从脚到头自照面滚了个几遍,见他形容憔悴,眼底郁青,果真是一副丧妻之悲。

“太初是一层,另一层,我不能让妹妹这么不明不白就死了,桓行简,我今带来了医官,你让不让验?”

说罢,不等桓行简回答,而是喝道,“来人,去请太傅,丧事来客,他是一家之主焉有不会客的道理?!”

一连串的铿锵咄咄,听得石苞手心直冒冷汗一颗心突突地要跳裂了,兀自强忍,再去看桓行简,唯悲绪着面:

“太傅本就沉疴不愈,乍闻清商离世,更是难能下榻再行一步,由家母亲自照料,礼数亏欠,恳请大将军见谅。不过,若大将军执意如此,我自当遣人去请太傅,石苞!”

石苞猛得一个激灵,回应道:“是!”

“去请太傅过来。”

石苞顿时痛哭流涕,抽噎说:“太傅艰难至此,如何行走,郎君……”

“抬也抬来,去!”桓行简不为所动,一双黑眸,毫不闪躲地迎向刘融,这一切皆被长史杨宴等人深深看在眼中。

一时间,气氛压抑奇诡至极,刘融并不跟他客气,而是把头一点:“好,我等太傅来,要讨个说法。”

见此情形,灵堂里一众人更是屏气凝神再不敢有半点动静,听外头鼓乐一响,有人来报:

“征西将军到了!”

角落的嘉柔心中一动,忙揩了泪水,正要探看,怀里的阿媛却突然挣开了她,小身子裹着厚厚一层缟素蹬蹬蹬朝外跑去,越过众人,下台阶时连接翻了几个跟头,摔的脸肿也顾不上,一抬头,看见夏侯至熟悉的身影疾步而至,便嘶哑着声音高喊:

“舅舅!舅舅!”

夏侯至眼睛瞬间被刺痛,心如刀绞,连忙把阿媛抱在怀里,贴上她凉嫩小脸,泪水摩擦间低喃不已:

“阿媛,舅舅来晚了……”

阿媛搂着他的脖子不松手,窝在他脖间直哭:“我没母亲啦,舅舅,他们都说母亲死了,舅舅你说母亲到底去了哪里,我还能不能再找到她?”

孩童稚语,夏侯至听得酸楚至极,一阵晕眩。仰面眨了眨眼睛,灰苍的天空铺面而来,一点一点将人心撕裂。

脚下踟蹰片刻,还是抱着阿媛进了灵堂。一进来,同桓行简四目相对,他脸上的风霜之色便被对方看了个透。有那么一瞬,两人似乎都记起了夏侯妙出嫁的那天,桃花嫩,柳叶新,她的脸庞,犹似菱花窗格间折进来的春晖,初阳旖旎,柔和而温暖。

不像此刻,红颜永凋一个人冰冷地躺在那里,尽管此刻,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最后一次一道陪着她,已经不再有任何意义。

“太初。”桓行简先启口,声音苦涩粘稠。

夏侯至含泪无声望着他,把阿媛还他,自己匍匐跪倒在夏侯妙尸身旁眼中空洞得可怕:

闰情来日无多,清商不在人间,至此,他在这世上真的就是孤身一人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他声音低不可闻,口中犹含鲜血,仿佛一张唇,便能喷洒尽了为人几十载的浮沉悲欢。

人生忽如寄,人果真是寄居人世一场而已。

嘉柔默默凝视着他,心里翻江倒海眼泪滂沱而下,把脑袋一垂,像只受伤的雀儿捂住了脸。

“太初,”刘融见他悲伤难抑,走过来,一把将人慢慢托起,低声说,“清商之死,恐怕别有隐情,你不要只顾悲痛,”余光一瞥,“便是为阿媛,也要把此事查探清楚。”

再去看桓行简,简直就是看始作俑者的目光了。刘融松开夏侯至,挥手招来医官,又命人看看桓睦到了没。

夏侯至听得若有所思,抬起脸,无声用目光征询桓行简,见他用指腹轻轻拂去眼角泪渍,哀沉道:

“清商是病故,若太初不信也可等太傅来,一道验。”

“我没有不信的意思,只是,事发突然,子元应当好好给我个解释。”夏侯至满腔悲伤,再转身,外头桓府的家丁用藤几将半死不活老朽不堪的桓睦抬了进来。

一室苍寂的味道。

夏侯至强忍情绪,走上前来,弯腰对桓睦执了一礼:“太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