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娇颜(132)

作者:九月轻歌 阅读记录

如果梁王被收拾是蒋云初的手笔,那么眼下他的麻烦,会不会也是蒋云初促成的?

虽是建立在推测上的事情,但一深想便毛骨悚然,他终究是有恃无恐——皇帝不可能跟他生真气,索长友刚向暗卫借过人手,这人情总要来回走动。

其实搁以前,他想的并没错,只是不知朝夕之间,局势悄然走至地覆天翻的开端。

方志给蒋云初下了份设宴相请的帖子。

蒋云初让回事处的人转给他俩字儿:没空。

方志很是恼火,猜想定是莫坤怂恿。这两日听说了,蒋云初可是莫坤面前的红人。

生了会儿气,他又笑了。这样看来,蒋云初毕竟年少,眼皮子浅——难为梁王那么看得起他。

不管是气是笑,事情还是要办。

方志亲自到蒋府,求见蒋云初,连续两日,吃了两次闭门羹。

莫坤那边派人盯梢,将方志的行踪记录在案——近臣的这类事,皇帝每日都要看。

皇帝瞧了,立时明白方志意图,问莫坤:“你把人交给蒋云初了?”

莫坤称是。

皇帝心里更恼方志了,“你就让他找,实在不行,就让蒋云初把人交给他。倒要看看他能做什么文章。”

莫坤心想,那好歹是条命,凭什么交给方志作践,因而道:“临江侯办事得力,已派人将阮玉送出京城,另行安置。他大抵也是因为交不出人的缘故,才躲着方统领。”

“躲着?”皇帝玩味地笑了,“他在锦衣卫如何?”

莫坤想了想,只说皇帝想听的:“懂事、听话。”要他夸蒋云初,话可多了去了。

“好生观望,真如你说的那样,朕会重用他。”皇帝沉了片刻,又问,“他有没有提过幼年的事?”

莫坤摇头,“他四岁那年,在家里出事之前,一直病歪歪的,发热发的神志不清,护国寺的住持与微臣提过一嘴,说曾几次为他诊脉开方子。”

皇帝唇角上扬,现出些许满意,“如此就好。”

莫坤告退后,索长友上前服侍皇帝用羹汤。

皇帝用了几口汤,问:“你见过蒋云初没有?”

索长友汗颜道:“见过。”

皇帝瞧着他神色不对,扬眉,“嗯?”

“在赌坊见过。”索长友跪倒在地,“奴才这一阵手头缺银钱,去赌坊了——就是前几日有两回跟您说宅子里有事,其实是张罗银钱去了。”

皇帝失笑,“要空手套白狼?”

索长友陪笑。

皇帝抬了抬手,让他起来说话,“在赌坊见过蒋云初?”

索长友道:“见过,不是个好相与的。”

“怎么说?”

“与他周转过几百两银子,还要奴才给他立字据。”

皇帝哈哈一乐,“他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瞧你这点儿出息,等会儿朕赏你些银钱,别出去现世了。”

索长友连忙谢恩。

皇帝又问起蒋云初:“在你眼里,那是个怎样的人?”

索长友笑道:“死板加上去赌坊那种地方,能好哪儿去?到底年少,傲气得很,奴才料想着,他不定何时就会闯祸。”

皇帝又笑,“你不也去赌坊了?朕何时把你惯得这么霸道了?”

索长友又是赔笑。

皇帝若有所思。莫坤与索长友所说的蒋云初,好像是两个人,但又合乎常理:当差与私下里为人处世是两码事,很多官员也是打心底不想与宫人攀交情,蒋云初要是得了索长友的认可,反倒不对。

如此说来,他若好生调/教一番,蒋云初便会成为手里一柄最锋利的刀。昔日忌惮的臣子的后代,为自己所用,甚至得到宠信——贺师虞恐怕会气得吐血,结了亲,迟早会结成仇。

这样盘算着,他闪过快意之色。

索长友见状,低眉敛目,也在盘算事情:皇帝被他们合谋整治,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日子还有多久。

.

方志被蒋云初下了面子,火气越来越大,索性找到了锦衣卫。只是,莫坤皮笑肉不笑地告诉他:“蒋侯爷另有差事,不似方大人这般清闲。”

方志便隔日再去,仍是没见到蒋云初,另外也没察觉,这番行径,又让莫坤、索长友在皇帝面前给他使了绊子,方式不同而已。

至此,皇帝真有些厌烦方志了,让他闭门思过算得口谕,他却一再出门招摇,想违背圣命到什么地步?

斟酌一番,皇帝吩咐莫坤:“派蒋云初监视方志。”依照索长友的说法,蒋云初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一直躲着方志,恐怕是莫坤的主意。眼下么,不用了,就让那初生牛犊斗一斗已成气候的猛虎。是不是利刃,总要试炼一番。

索长友、莫坤心里都知道,火候到了,前者派心腹传了句话,后者则眉飞色舞地怂恿蒋云初:“皇上这摆明了是烦他烦到家了。收拾他!你就往死里收拾!闹出人命我给你兜着!”

上一篇:不驯之臣 下一篇:硬石匠的软云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