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73)

作者:气势磅礴 阅读记录

白墙宛如被什么强行推着一般,没一会儿的功夫,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波澜壮阔,锐不可当,让人顿感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但与此同时,也能感觉到人的渺小。

由于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常为1—2米,有时可达3米以上。

这就是一线潮的美景,气势磅礴,潮景壮观,让人沉醉。

其实,观潮是假,在一起才的浪漫,才是真。

我们特地没敢站在前面,大潮有超乎想象的巨大神力,一个不注意,就不仅仅是沾湿衣服那么简单。

前面的人被溅起的浪花打得后退,沈以诲赶忙护着我,生怕被拥挤的人潮踩到。

虽然距离大潮很远,但衣服还是有被浪花溅到,夏天穿得薄,沈以诲不得不脱下自己的衣服,替我披在身上。

我们相视一笑,这是平静时光中,属于我们的甜蜜。

明明就是这么普通的事情,仅仅是两个相恋的人一起出门,来一场和大自然的约会。但,现在想来,已几乎不可能实现。

我们的故乡,已被日寇占领,我们的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看潮自有看潮的乐趣,但,其实,就算不看潮,听潮也是一种浪漫的遐想。脑海里,可以想象着它的波澜壮阔,也可以想象着它的诗情画意。

可是,现在,我也只能靠着脑海里的记忆,去拥抱那段还没有战争,耳边充满了欢笑声和读书声的幸福时光。

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我们很快乐,那时的大事,家家户户各有不同,想着年轻一代的学业,想着家族的兴盛,想着浪漫的爱情和未来的幸福生活。

只是,一场战争,打破了所有的美好。

人们的愿望,也都成了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两个字,活着。

在战争面前,活着,活得像个人,也成了一种奢望。

当重庆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去描述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自从淞沪会战失利,南京陷入危机,11月20日迁都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开始,这里,就遭受了连续不断的轰炸。

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规定:“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 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他们把无差别攻击列入军事操典,在这样“政略攻击”的指引下,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遵照日本天皇和最高本部指令,联合对重庆展开航空进攻作战,对中国重庆市进行了无区别轰炸。

就这样,在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后不久,从1938年2月18日开始,重庆遭受连续不断的战略轰炸,陷入了无尽的噩梦。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被叫做“重庆大轰炸。”

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后,日军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开始向重庆实施战略轰炸。

1938年12月底,由陆军对重庆开始实施战略轰炸。

1939年5月,改以海军实行轰炸。

1939年5月3日及4日,日机从武汉起飞,对重庆市中心区进行连续轰炸,并且大量使用□□,造成大量伤亡。

1940年5月,日本大本营发动《101号作战》,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后方进行轰炸,轰炸重庆的日机一架架飞过来。

但,达官贵人们有保全自己的方式,飘零无依的,遭受最严重危难的,每天都在生死边缘中苦苦挣扎的,还是最底层的一无所有的普通人。

那个难忘的日子,是1941 年6月5日。

下午6时左右,雨后初晴。

一切看起来都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市民们有些在吃饭,有些准备饭后乘凉,这样的情景,有些许的惬意。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突然间,一阵尖锐的空袭警报长鸣,这种声音,总是让人心烦意乱。

按照惯例,听到这样的声音,就意味着日军的飞机快要来临,然后,它们将向地面倾泄无数的弹药。

人们携带行包,拿了重要的细软,纷纷出门,涌向防空隧道的入口。

只是,由于袭击来得太过突然,根本来不及做有效疏散,防空隧道内,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显得十分拥挤。

没一会儿的功夫,洞内人数接近饱和,甚至,已经超过了它的承载能力。

第 39 章

防空洞内,两旁的板凳上坐满了惊慌失措的小孩和老人。就连中间的过道上,也层层叠叠站满了人。

此时,人多拥挤的洞内,空气已有些浊闷。

但是,没有人敢出去,外面的情况无人知晓,万一日军正在轰炸,出去,就是送死。

外界不知情况,但洞内已是一片慌乱。

晚上9点钟左右,日军飞机进入市区上空,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霎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繁华市区瞬间成了废墟,有些地方,零零星星的小火焰在燃烧。

上一篇:等一颗星 下一篇:再生情劫之绝色明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