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同人)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番外(156)

作者:长恨歌行 阅读记录

当然也有人会怀疑邪帝是否早已修成了《道心魔种大法》,但是魔门中人从来是安分守己的少,兴风作浪的多,向雨田现在的表现,说他是武功大成,都没几个人信。

虽然地位尊崇,但是沉寂许久的邪极宗,因为向雨田收徒一事,又一次在魔门乃至江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至于向雨田的弟子,当然不是既定剧情里,他收的那几个品性一看就不好的弟子。

向雨田的这位弟子本姓萧,乃是兰陵萧氏之人,还有皇室血统——不过南北朝时代,最常见的估计就是皇室了——真名不详,拜入邪极宗之后,更名为萧复,所取之意,不言自明。

唐无易疑惑地眨眨眼。

这个剧本看起来好像有点眼熟,石之轩既定剧情里的徒弟,是不是有一个就是这样子的设定来着?

如果不是因为向雨田的这个弟子经历没有杨虚彦那么惨的话,唐无易都在考虑是不是要拉一个人来为补天阁的建设添砖加瓦了。

不过这两位的弟子选得倒是好,顺应了时代潮流,唐无易都不需要再为此多废一些手脚了。

需要声明的是,虽然隋唐时代就出现了科举制度,但是世家大族在这个时代,还在散发着最后的余晖,一直到唐末的五代十国,频繁的战乱才将这些累世公卿的家族给消灭掉。

所以到了宋朝,科举制度真正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频繁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形。

一直到唐朝,还依然存在着五姓七望这样的强大世家,唐朝中后期,李唐皇家仍有皇帝发出“吾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的感叹。

唐人柳芳曾在其所作《氏族论》中,论及各个世家大族。

所谓“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因为五胡乱华后,天下分为南北朝,“南渡”的北地世家被称为“侨姓”,南方原本的世家称为“吴姓”,北方处于北朝统治区域的世家,则为“郡姓”,胡人汉化或者原本的胡化汉人重新回到中原之地后,进入世家交际圈的,则被归类为“虏姓”。

李唐皇室是北方起家,因此视南北朝皆为正统,到了宋时,则是明明白白尊南朝为正统了。

然而南朝说是正统,但是在这个时期,能被北方大族正视的顶尖世家,已经惨淡到只有兰陵萧氏一家了。

在这个时代,北方的世家大族,最尊崇的,是“四姓高门”,也就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大望族。

这是推行汉化的北魏孝文帝钦点的,后来与之并列“五姓七望”之一的“陇西李氏”虽然上赶着参加,但是无奈时机已逝,在事实上虽然还有几家是与之并驾齐驱的名门,但是在名义上,“四姓高门”还是压了其余门阀一头。

顶尖士族的名额虽然只有那么多,但是在《氏族志》和《姓氏录》都没有推行的现在,哪些门阀堪称高门望族,各家心中都是自有公论的。

李唐皇室与武则天为了提高自家、自家外戚的地位,或者依附于自己的门阀的地位,分别在太宗时代推行了《氏族志》——其中将李唐皇室列为一等,后族、勋贵次之,清和崔氏此等望族竟被列为第三等——以及高宗、武周时代更加夸张的《姓氏录》。

虽然《氏族志》和《姓氏录》可以看成是《百家姓》的前身,但是成书于宋朝时代的《百家姓》,世家力量不存,吴越国的不知名小民所作的《百家姓》,为了拍马屁以及表达心中感激,将赵宋官家的姓、吴越王钱氏的姓、吴越忠懿王妃孙氏的姓以及同为江南人的后主李煜之姓列在前头,这是没问题的,唐代的时候这么搞,只能说,有想法,如果能坚持下来,让所有都认同,那还是有效果的。

但是《氏族志》在武周时代,就被搜集销毁,武后要用《姓氏录》完全代替《氏族志》,结果却导致无论是《氏族志》还是《姓氏录》,都没能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这个世家大族依然有能力影响甚至掌控朝局的时代,再怎么厌恶世家的人,也要依靠他们的力量。

而士族门阀,对外看起来高高在上,但是互相之间争斗起来的时候,绝对不会像表面上那么温情脉脉,即使有着联姻的关系,也不能阻止他们达成目的。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互相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在牢牢把持着权力的同时,也让想要挑拨的人,能够找到更多的不会引起怀疑的机会。

上一篇:娇宠淑媛 下一篇:送你回他的身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