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瓜(15)

作者:龙门说书人 阅读记录

松心说:“还早。”

她带着十个小学生,两句两句地背课文,又背了二十分钟。

小学生已经喊饿,松心拿着竹板,问:“要不要吃竹子炒肉?”

小学生噤声,松心又带着他们三句三句地背,一段话终于理顺了,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

家长们有的打呵欠,有的玩手机,松心明白这些倒数的小孩,无论从基因还是家教,都是不幸的,社会也需要苦力。

但松心还是慢条斯理,说:“口头会背了,现在拿出纸来默写吧,就刚刚这六句话。”

小学生们看松心威严,不同于平时,老老实实地拿出纸写。

等他们磨磨蹭蹭写完,又十五分钟过去了。

松心说:“交上来吧。”

她就当着一屋子的人,拿红笔快速批改了,错字更正了,又让每个小学生领回去,说:“每个错字抄五遍,现在就抄。”

小学生们很疲乏,唉声叹气,但还是低头抄写起来了。

过了十分钟,松心说:“抄完了吗?拿一张新的白纸,六句话,再完整默写一遍。”

小学生们集体哀嚎,松心看看手表,也就五点半,说:“写完没错字的,就可以回家了。”

小学生们连忙默写,小心翼翼不敢出错,松心检查了,差不多了。

不过掌握六句话,整整两个小时过去了,她说:“小学生可以离开教室了,家长留下来吧。”

小学生解放了,背着书包,跑到教室外,扒着窗户看老师要对他们的父母说什么。

松心说:“家长以后就晚两个小时,再来接孩子。”

家长们纷纷抱怨,松心说:“回去看看你们小孩的试卷吧,满分一百分,考九分的也有,十二分的也有。打补丁的工作,现在还来得及,三年级就叛逆了。如果真的无所谓,不如现在就退学,回家打游戏,你们也有家底给孩子啃老。”

家长们不敢反驳,又有人问,要教补习费吗?

松心说:“不用,我怕你们告到教育局。”

家长们笑着说:“乡里乡亲,怎么会告教育局呢?”

松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收拾书本,正式下班,骑电动车回家了。

松心每天留堂学生,教学成绩当然卓著,同事对她难免有些议论,因为她这个教法,等于变相施压其他老师加班。

期末,校长找她谈话,说,松心老师,有工作热情是好的,但学校有学校的教学秩序,这些补习工作,不如让校外辅导班完成。

松心说:“这个学期练出了小学生的背诵习惯,下学期就不补了。”

校长也没办法。

松心迎来了暑假,整天懒洋洋的,喝着消暑的果茶。

嘉木不知道她怎么了,松心大彻大悟地说:“没有皆大欢喜,也不用都去上大学,能识字,会算数,就行了。”

嘉木说:“人有一技之长,人品过得去,在社会上还是能生存的。”

松心嗯了一声。

常常有小学生找她玩,因为松心私下比较和悦,家里又有零食,还有好看的闲书。

尤其,有几个学生的父母困于生计,天天吵架,为了逃离,小学生对松心这里羡慕向往。

松心不由想起一句电影台词,人生永远艰辛,还是只在童年?

命好的,生在富贵且重视教育的家庭,命歹的,生在贫穷且家无宁日的地方。

松心找了本迷信的地摊命书来看。

小学生们缠着嘉木教他们跳傩舞,嘉木也很愿意,小孩子跟着手舞足蹈,院子前所未有的欢乐。

嘉木动了念头,扭头对松心说要生孩子。

松心没提防,一口茶呛着了。

嘉木就笑了,少年时那种没心没肺的笑意,从未经历复杂世故一样。

《青木瓜》21

秋季又开学了,松心已经要教三年级。

松心从不认为,班上前十名的小孩,是她教出来的。老师不过是学霸眼中的提词器,推进教学进度用的。

她也不特意关照成绩好的孩子,只是问他们的父母,有没有兴趣,假期送孩子去市里做辅导。

那些家长一半钓鱼一半真心地问,有没有好老师介绍。

松心也不要落人口舌,让家长以为她要赚介绍费,只是说:“市里有品牌的辅导机构,自然靠谱,家里有闲钱,也有亲戚在市里的,可以送过去。没条件的,就多看课外书吧。”

那些家长自己琢磨门道去了。

松心有数,乡镇班级前十的小孩,个个以为自己出众,长大往往也就拼个大专或二本。

好大学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是市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子女。

因为教育一向和基因、金钱挂钩,公平地保证社会的大部分人,世代为奴。

当然了,奴才也有等级,所以要领个文凭之类的合格证,和菜市场盖章的猪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