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女的求学路(26)

作者:潇潇湘水 阅读记录

人走光之后,陈喜贵指着桌上一碗吃剩的米粉道:“妹仔,这里还有半碗,你吃了吧。”

何敏兮道:“我拿个袋子带回去可以吗?”

“为什么要带回去?”

“我们老师说,现在很多人都得了乙肝,可以传染,所以我想带回去再煮煮。”

陈喜贵道:“那我在这里给你煮吧,你带回去都坨了。”说完从盛钱的小桶里拿出一张五角,“以后有空还来帮我。”

“谢谢叔叔!”

“不客气。刚才你问别人要几个煎蛋,是谁教你的?”

“我从书上看来的。”

“看来还是你们读书人脑子聪明啊,不像我,吃了没文化的亏。”

闲了下来,何敏兮想起刚才举止怪异的男人,就问道:“叔叔,有个脸上有红印子的男人,你认得吗?”

“是不是长在额头这里?”陈喜贵指了指自己的额头。

“是的。”

“他叫唐枫树。”

何敏兮听到熟悉的名字,不禁咯噔一下,竟然是小舅舅。

☆、chapter 16

下午,何敏兮来到二年级1班,一个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上午我们讲到《三只白鹤》……”

何敏兮心想,这篇课文今天上午在南塘坳听过了,便犹豫着去2班听课。当然,不能光明正大地从教室门前路过。因此,她先是往操场上走。

“说到这个‘埋’字,这里有一副对联要教给大家。‘弓虽强,怎奈石更硬;心中忠,哪堪土里埋。’”

何敏兮心中一惊——老师还教这个?

这时,台下有人举手,“老师,你少说了两句,上联是李广射虎,弓虽强,怎奈石更硬;岳飞报国,心中忠,哪堪土里埋。”

老师面带微笑,“陈思佳同学说得很好,大家要向她学习,放学后多看书,我虽然是老师,但是懂的不一定有你们多。”说完,用红笔在墙上的名单上标了一朵小红花,“陈思佳同学已经有六朵小红花了,你们也要加油!”

何敏兮想起那些曾被罚站的日子,心里多少有些酸涩。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这个对联还有一种对法,“田忌赛马,马也弛,岂知人尤优’。”

老师点头微笑,“很好,唐清波同学也很聪明,看来平时没少看书。陈思佳和唐清波同学,你们两个上讲台,把你们的对联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那么我想问下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对联,哪一个更好呢?”

台下众说纷纭,老师又叫起了一个举手的学生问道:“王淑慧同学,你来回答一下,为什么觉得第一个更好?”

王淑慧回道:“因为‘心中忠’、‘土里埋’相对于‘马也弛’、“人尤优”来说,更为通顺,总觉得后者更生硬,更牵强,而前者更为自然一点。”

“很好,老师觉得你的见解非常正确。那么张敏同学,你为什么觉得第二个更好呢?”

“因为‘虎’和‘马’都是动物,更对仗一点,而‘虎’和‘国’两个字则有点不搭。”

“很好,张敏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有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好比你们从家里来学校的路也不止一条。但至于哪个答案更好,哪条路更适合,不同人则有不同的见解。好比老师的家在莲花冲,我既可以选择走马路过来,也可以选择走田间小路。马路更快,那么我早上可以多睡十分钟,但是田间小路的风景更好,可以放松我的眼睛。并不能因为走马路更快,我就说马路更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也有不同的追求。”

台下的学生纷纷陷入思考,老师又道:“今天举手回答问题的四位同学都很棒,都可以得到小红花,希望大家勇于思考,踊跃发言。”

在楠竹乡听了一节课,何敏兮却觉得学到了很多。比如,“踊跃”两个字,字面意思听起来,应该是积极的意思,但是不知道怎么写。还有李广、岳飞和田忌,这些人都是谁,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她需要问更多的人,看更多的书来寻找答案。

放学后,何敏兮来到饮食店。

陈喜贵道:“下午没几个人来吃,就不需要你帮忙了。”

何敏兮道:“叔叔,我过来帮你扫扫地,不需要工钱的,谢谢你让我在这里打工。”

“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我儿子要是也有这么聪明就好了。”陈喜贵忽然想起了什么,“问你个事,你想不想找认一对爸爸妈妈?我们村有对夫妻,家里还挺有钱的,你过去之后,他们会供你读书,只要你愿意读,供到大学他们也供得起。”

上一篇:薄氏阿渝 下一篇:卖抄手的男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