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寒枝+番外(220)

作者:玄时蘩 阅读记录

“去罢。”盈盈向她点了点头,送素夕出去。

第125章 舞渡扶桑

世民在骊山温泉行宫属于休养,宴会歌舞自然也要比平时多些。宜咏坊自然繁忙,根据不同的宴会而安排不同的歌舞,一派祥和景象。《柘枝舞》是这次的主题,明快欢乐,前前后后一共上演了三次,颇受欢迎。

突厥留在京城的将军与高官们看到《柘枝舞》,都非常高兴,上陈世民,认为突厥乐舞能被大唐皇帝认可,并纳入宫廷乐舞,彰显了大唐的对待西域少数民族的诚意。说要将此套舞曲带回突厥,加以改编,以称颂天可汗的功劳。其它西域各族也表达了喜悦之情,眼见大唐皇帝心胸开阔,怀柔天下,纷纷拥戴。《柘枝舞》又回到民间,在长安酒肆之中演出,双人作舞,也是风靡一时。

素夕因《柘枝舞》而获得恩宠。她很快发现,身为宝林,境遇确实比宫女乐伎有些改进,但新的麻烦也是多的很。宝林只是六品,也穿不得上好的丝缎锦衣,更何况近日连连作舞,唯有《柘枝舞》上演之夜,陛下才会想起她来。但也不过时一朝云雨,不到天明便只在脑后。

但无论如何,也算是进入正轨,她便享受几日做宫妃的生活。

韦贵妃与阴妃常在一处。一日见到素夕,韦氏便出言道,“这位胡姬,便是陛下新封的宝林了?”素夕向她们二人行礼后,阴妃便调笑说道,“这位妹妹穿上襦裙,怎么看都不相配,倒少了一支金项圈呢。”

素夕听到阴妃讽刺她只配《柘枝舞》中的胡服胡饰,有些尴尬,但也不能不吭声,便陪笑道,“两位娘娘说得是。听闻陛下过几日要宴请新罗、倭国的使节,臣妾再献《柘枝舞》,必束腰裹胸,更少不了这金项圈呢。”

两人听了暗笑,再怎么也不过是低品级的舞伎,迟早也是被扔在一旁,这些宝林御女,她们根本是瞧不上眼。便带着宫女转头走了,留下素夕在原地默默流泪。盈盈在远处遥遥一见,这本就是必然的结果,素夕自己的选择,也只有承受罢了。

一日,世民正在行宫之中处理政事,听闻倭国派了使节,入长安朝觐。世民非常高兴,便吩咐道,“倭国第一次派了使节前来,着鸿胪寺卿唐俭派专人自长安相迎,至骊山行宫觐见。”

倭国使节一路饱览长安和骊山的秀丽风光,来到行宫正殿。礼毕之后,便启奏道,“陛下,除刚才说到的贡品之外,我们还带来一件特别的礼物,希望能够献给陛下。”

世民很感兴趣,说道,“你们头一次入我大唐,还如此客气。不知这特别的礼物是什么?”

倭国使节上前奏陈,“臣等闻听大唐曾在晋阳、河东一带流行《秦王破阵乐》,宫廷之内又作《破阵乐》乐舞大曲,此曲传出宫廷,东渡扶桑,很受倭国百姓的喜爱。故而特别让乐师加以学习,修改,现在倭国将修改之后的《秦王破阵乐》进献大唐皇帝,以表达我扶桑子民对陛下的敬爱和拥戴,请陛下笑纳”。

世民闻之大喜,于是大排筵席,欢迎扶桑使节,几乎温泉行宫之中所有的文武官员、嫔妃、亲眷、宫人,都来到此观赏扶桑进献世民的乐舞,盈盈也在其中奉旨观看。

行宫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盛大的宴会开始。扶桑人排演的《秦王破阵乐》在大殿之中上演。只见扶桑之人用六十四人的阵法开篇演绎,舞曲短小,只有破阵一段,并另加上收尾的颂歌。舞者也着盔甲,但融入了扶桑民族服装的几分元素,也是模仿三变四阵,用舞者手持的剑戟与整齐划一的阵型变换突出破阵之妙。乐曲则更增添些东洋曲调,与盈盈和吕才所制的乐声有所不同,但那一段曾经在晋阳一带流传过的基调,却仿佛《秦王破阵乐》的灵魂,无论怎么修改也挥之不去。

由于舞伎少了一半,无法显示出宫廷《秦王破阵乐》的恢弘气势,但在颂歌一段却大肆着墨,渲染扶桑百姓对世民的心悦诚服,以及对大唐繁荣的向往与喜爱,倒是十分附和藩国“献舞”的初衷。

曲毕,世民很是高兴,举杯道,“朕自登基以来,修文德以治天下,四方诚服,共享太平。乐舞既为礼乐,又与民同乐,这份心意朕收下。希望扶桑与大唐的永远友好。”

臣下众人看了扶桑《秦王破阵乐》,没想到此舞竟获得如此喜爱,广为流传,又见大唐是真正的恩服四方,想到多年跟随世民打下江山,如今也是值得了,更是发自内心的山呼万岁。

扶桑使节说道,“陛下,臣等从《秦王破阵乐》中感受到此乐舞技艺精湛,立意高妙,对大唐文化深深的羡慕,非常想有机会拜见《秦王破阵乐》的作者,切磋交流。也很想派遣倭国乐工来长安学习,不知陛下可否同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