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日常(157)

作者: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不过可惜的是,曾淑并没有这个意思。

钟妈妈见大太太不高兴,她的这颗心便也提了起来。自从发生了把库房里的东西拿去当铺这事之后,不但大太太失去了实际上的管家权,变成了牌面上的人,她这个大太太面前的红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下人们都是惯会见风使舵的,在大老爷发了话,说大太太如今伤了腿让大奶奶代为管家之后,钟妈妈说的话已经没有几个人在听了。

除了田氏之外,她是最想母女两个冰稀前嫌的人。

所以她听到田氏这话后连忙道:“都收了都收了,是大姑娘身边的侍书亲自接过去的。”

“大太太,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田氏示意她说。

于是钟妈妈劝道:“俗话说这解铃还需系铃人,从小到大,您从来没有动过大姑娘一根手指头,她这一回恐怕是气得很了,奴婢觉得您得亲自去才好。我们这些下人去得再多,大姑娘说不见就不见了的。”

“我也想啊,”田氏懊恼道:“可是我这腿还没好全,而且老爷也不让我出门。”

“老爷只是一时气话罢了,”钟妈妈暗示道:“等您的腿伤好了,哪儿都是去得的,难道大奶奶还敢不让您出门吗?”

田氏若有所思。

……

曾淑并不知道母亲田氏准备亲自来侯府,并且打着重修旧好的主意,如果知道了,恐怕得让人不要来。

因为她实在是太忙了。

今年是先老侯爷仙去之后广宁候府举办的最为盛大的一个重阳节,刚开始只有府里的人才知道,但是后来曾淑派人去请了如今在京城已经小有名气的那个江南戏班子。

要知道四公主下降那一日,对这个戏班子印象深刻的人可不止曾淑一个,所以预备着重阳节那一日把他们请到府里助兴的也有许多人家,而且还都不是寻常人家,最后是开阳伯府拔了头筹。

但当他们知道广宁侯府也有这个意思的时候,二话不说便让了出来,最后大半个京城都知道了广宁侯府准备大办一场。

虽然侯府除了自家亲戚之外并不准备大肆请客,但来送礼的还是络绎不绝。这其中有一些贵客便需要曾淑亲自招待,所以越临近重阳,她便越忙的脚不沾地,恨不得把人分成两瓣。

这样的情形下,她哪里还记得已经在心里放下了的母亲呢,即使是心里惦记着的祖母,她也只是偶尔问一问以及让人在节礼上添上点补身子的药材罢了。

晴屏递了个册子来,“夫人,这是重阳那一日的菜单子,大厨房刚刚送来,您看看可有何不妥?”

旁边的晴雁听了,于百忙之中抬起头来,诧异地问道:“怎么这个时候才拿过来?后日就要开席了,若真的有什么不妥也来不及改呀。”

“如今大厨房的两位管事,不对付呢,”晴屏解释道:“所以便送得晚了些,不过奴婢一直关注着,中途也问过好几次耿管事,倒没发现什么大的不妥,只是耿管事说那杨管事这些日子神不守舍的。”

“差事也办得不好。”

“那节后就把这人给换了,”曾淑正是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听到这人不安分办差是半点都不想忍了,“对了那茶房汤管事如何,可还安分?”

晴雁答道:“安分着呢,这次重阳她和马管事早早的都安排好了。”

“那就好,”总算有一个安安分分的,曾淑心情有所好转,“既然她安分那么节后就给一份赏,宽一宽她的心吧。”

说着这话的曾淑打开晴屏递过来的册子看了看,然后道:“主位这一桌的酒换成老太君的菊花酒,旁的就是按照上面写的办。”

晴屏回道:“是的,夫人。”

曾淑又取过另一本,“还有这里,要这样安排……”

……

正院里,不单单曾淑在忙碌着,郭嬷嬷也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不过曾淑那边是忙着决定这个,反驳那个,而郭嬷嬷则是盯着底下的人去做,务必要让他们按照夫人的意思行事。

当然,这当中如有不妥,她也会和曾淑商量着更改。

这不,送来的料子颜色不太对,郭嬷嬷正要去找夫人商议,但走出门后却差点绊了一跤。

“春桐,你在这里做什么?”

蹲得脚发麻的春桐连忙站了起来,“给嬷嬷请安!我,我是有件事想要和嬷嬷说,但又不知道应不应该说好,所以就在外面等着。”

结果屋子里来找郭嬷嬷的人络绎不绝,她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等得累了就蹲了一会儿,谁知郭嬷嬷这么巧就出来了。

郭嬷嬷脚步未停,随意地问道:“什么事?”

春桐揉着腿小快步跟上,小声道:“嬷嬷,我发现晴妙姐姐没有再挨打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