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高墙内[快穿](30)

作者:钟一日 阅读记录

好字。

卫昀恒笑笑,这是好字,不知废了多少纸墨才能练出来的好字。

当年他练字的时候,根本舍不得纸墨,努力节省着来,好练出一手标准的台阁体。到现在有了纸墨,却无时间练了。

评论他的字,只有乌,方,光。

“郑兄这字写得好,规整极了,可以直接付梓刊印,不需要誊抄一遍。”卫昀恒把纸张交给小厮。

郑照点点头,看着诗稿被拿走,心里没有一点不舍。他写得畅快极了,却也发现兰体不适合楷书,整个字都被四方框住了,写得一般。

日落西山,诗会散场。

学子们三三两两走在一起,他们过了新鲜劲,也没接着缠郑照,他乐得独来独往。

“郑三公子!”

郑照回头,见是余光笃跑来。他的头离开了树,却被用手扶着。待他走近了,郑照才看清他扶得不是头,而是发冠。

他的发冠东倒西歪,随着脚步一颠一颠的。

“郑三公子,多谢你刚才出手相救!”余光笃一作揖,整个发冠都搭在了额头上。

郑照眨眨眼,这是虽然别人的事,但要装没看见也挺难的。

余光笃起身扶着自己的发冠,略显窘迫的说道:“我头秃发少,平常都用假发填在发冠内。今天出来得急,填得少了。刚出门还没事,到了山上,风一吹就歪了。”

说着说着,他竟带了些哭腔,自暴自弃的说道:“我才二十啊,我也不想秃顶的。”

“每天早上一梳头,头发都一把一把的掉啊,都怪梳子太锋利了。”

第15章 世界编号:1

“郑兄,大恩不言谢。”余光笃扶着发冠说道,“我家里是开书坊的,别的没有,时文集子最多,去年还押中了一道春秋题。前些日子我从国子监得知明年加开恩科,立即告知了家父,定会新刻文选,到时我给郑兄送一份。”

郑照风头正盛,身家背景都被挖了出来,余光笃不仅知道他是国子监学生,还知道他的业师是赵翰林。

郑照道:“余兄无须如此。”

他的语气十分真诚。

看时文集子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向赵翰林学制艺的那半个月,逼得他都找酒喝了。

“时文集子本来就不贵,我又是从自家拿,一钱不花,郑兄不要推辞。”余小同学以为郑照不好意思收,话说得更加诚恳。

“不收。”

“郑兄收吧。”

“不收。”

“郑兄收吧。”

“不收。”

从临清城郊到郑宅门口,余光笃扶着发冠说了一路,郑照回绝了一路。

余光笃左右四顾,单手拱了拱道:“郑兄我认得路了,等时文集子刻好,我就给郑兄送来。”

他说完转身告辞。

郑照也往家里走,刚走了两步,就见门内平湖跑了出来,路过了他,追向余光笃。

“相公,请留步!”

余光笃疑惑的看向平湖。

“奶奶说,少爷的朋友来了,怎么着也要请进门喝杯茶?”平湖指着门内说道。

余光笃听了喜上眉梢,摆手道:“不必如此多礼。”

他嘴上这样说着,拔腿往门里走。

这座宅子客厅不算大,平时还不觉得,眼下有客又放了个屏风,就显得很拥挤。

拂娘隔着屏风道:“小余相公请用茶,我第一次见照哥儿把朋友领回来,有失礼的地方,不要见怪。”

不……郑照看向坐在对面,发冠耷拉在一边,眼睛含了泪光的余光堵,顿觉百口莫辩。

哭包小余感动的说道:“郑兄面冷心热,他还诗会上仗义出手,我很感激。”

拂娘闻言来了兴致,好奇的问道:“照哥儿做了什么?”

余光笃羞窘的扭动了一下身体,把诗会上的事情如实告诉拂娘。

拂娘笑道:“秃顶是聪明的象征,余小相公读书一定很用功。”

余光笃摆手道:“不,不,我在国子监成绩一般,能留在率性堂都是卫斋长帮忙,给了我机会。”

“能在国子监读书就是有学问的人。”拂娘道,“余小相公发冠这样没法出门,我屋里有个假鬓,拆下来些发丝编在真头发里,再擦上头油,与真发没差别,比用铁丝撑起来好多了。”

郑照看了眼相谈甚欢的拂娘和余光笃,回头问平湖:“诚致斋来送印了吗?”

平湖小声道:“送过来了,少爷要现在看看吗?”

郑照道:“你去拿吧。”

平湖不一会儿就把印章拿了过来,郑照仔细看了看,刻得很仔细,与他想得差不多,也没有意外之喜。

“家父经营书坊,有些年头了,出的时文集子很受学子们欢迎。里面都是押题,还提供参考范文。因为去年押中了一道春秋题,父亲把放在小说那边的精力都往这边挪了挪。”余光笃头发编好了,油亮油亮的,戴上发冠后,稳稳立在脑袋上。

上一篇:恋爱 高中记 下一篇:别对我动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