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46)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于是一行人出武关道,直奔南阳宛县,意图暂且投奔袁术。

袁术在南阳郡,在手下大将孙坚战死之后,逐渐吞食了孙坚经营下的势力,见从前兄长袁绍要另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君,心思也活络了,对长安朝廷并不恭敬。未知这袁术接了吕布等人,是何反应。

王允之死,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自除董卓而后,王允独揽其功,又为尚书之首,掌百官朝政,乃是事实上的士人首领,大司农士孙瑞、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侍中种辑等人,都是从密谋除掉董卓开始,就追随王允的,乃是如今朝中的半壁江山。

得知王允为吕布当街杀死的消息,群臣震动,人人自危。而吕布竟得走脱,与亲信逃离长安城,就更加匪夷所思。

很快,以大司农士孙瑞为首,太仆鲁馗、侍中种辑等人集结前来,会于未央殿前,要求皇帝下令,天下通缉吕布。

刘协在上首,听完士孙瑞的要求,叹道:“君荣(士孙瑞字)所言,句句在理。子师乃是朝廷中流砥柱,温侯原是朕的骑射师父,两人合力,除掉董贼,都是国之忠臣,如今闹出这等事情来。此中必有蹊跷,朕已派人往东山道观去勘察,实情如何,很快便能水落石出。”

士孙瑞颤声道:“吕布当街杀人,事实确凿,陛下请下诏令,缉拿此人归案!”众臣齐声应和,恐怕皇帝偏帮自己师父。

刘协道:“朕才遭此事,心神俱疲。君荣拟了诏书来,朕用印便是。朕虽然疲乏心痛,却不得不打起精神,城中这三万并州军,主将一去,恐怕生乱,暂时且由义真老将军与曹昂校尉前去安抚。”

众臣此时只要严惩吕布,对此并无异议。

刘协又道:“子师横死,朕亦痛心,可恨世间并无起死回生之术。从前卢先生在时,曾与朕论朝臣,极言子师之忠直……”他想到卢植,心中一痛,索性垂眸落泪,泣道:“朕幼失护持,幸得良师,良师已逝。幸得良臣,良臣横死。朕为天子,天何不怜朕?”抚膝而叹,流泪不止。

众臣见皇帝泪下,也都伤感自身,悲叹汉室,便都深恨吕布,却越发觉得小皇帝不易,生出要护卫陛下之心。于是拟了天下通缉吕布的诏书,公推蔡邕文采出众,由他为王允作悼文,又商议王允谥号为“文忠公”,乱哄哄论了大半日,这才散了。

众臣散去,刘协却并没有歇下,他又单独召见了董承。

董承乃是灵帝董太后娘家侄子,掌兵权。从前董卓入洛阳,引董太后为同宗,曾用董承。刘协以“叔父”呼之。彼时,少帝刘辩死后,刘协曾求于叔父董承,为曹昂与淳于阳谋得用兵机会。

后来董卓横死,牛辅帐中夜惊而死,董承便又归入长安,如今在守军中做一员车骑将军。

董承已有许久未见皇帝,上次见面乃是洛阳奉公亭外悼念少帝之后,皇帝于马车中同他说话,暗示他在军中给曹昂与淳于阳留位置。那时候皇帝还是孩子模样,在董卓压制下,小心翼翼求生存。如今长安城中,兵马近二十万,文武百官,虽各有心思,却到底要奉皇帝为尊。

今日王允横死,吕布逃亡,非常之时,不知皇帝召见,所为何事。董承立在未央殿阶下等候,心思起伏不定,待入殿后,稍候片刻,才见皇帝自内室而出,已换了常服。

刘协走出来,神态自然,伸手笑道:“叔父请坐。”

董承依言坐了,先道:“陛下节哀。”

刘协摆手,并不提王允之事,径直道:“吕布一去,手下三万兵马没了主将,如今由义真老将军与子脩暂且安抚。朕的意思,将这三万人马分作三份,由三人统领。其一为姑丈伏完,其二为身边人子脩,其三便是叔父你了。”

董承一愣,且惊且喜,还有些不安,道:“这……臣未曾出力……”并州精兵,勇士良马,哪个做将军的不眼馋?

刘协微微一笑,道:“朕早已说过,朕是知恩图报之人。当日朕年幼式微,叔父回护之举,朕都铭记心中。”

将董承之事安排过后,刘协才算松了口气,此前悬心吕布之事,许久不曾饱睡,今日大事一决,才得安心睡去。

刘协天色擦黑之时睡去,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竟是睡了整整一个对时,而曹昂仍旧未归。

刘协起身,对汪雨道:“子脩往道观去查验,竟是一夜未归不成?”

汪雨笑道:“曹公子做事仔细,想来要费些功夫。”

正说着,刘协隔窗就望见曹昂从殿外走来,因笑道:“正说着,你就回来了。”

曹昂却没入内,隔窗道:“臣衣裳腌臜,恐冲撞了陛下,先去换过再来复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