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59)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刘协临风而立,俯瞰这座古老庞大的长安城,如从前一样,第一千次一万次感受到人是多么渺小,生命又何其短暂,哪怕人间帝王,终逃不过岁月磋磨,并不比城墙中的一块土砖更长久。

“那解签道士的碑立了么?”刘协忽然问道。

曹昂没料到皇帝日理万机之中,竟然还记挂着这样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一愣道:“内情机密,只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刘协叹了一声,看着他,道:“王允之死,你觉得朕狠心么?”

曹昂微一迟疑,双唇微动。

刘协不许他说出谎言,笑道:“你要犯欺君之罪么?”

曹昂垂手道:“瞒不过陛下。”他乃是官宦出身,自幼所学,也无非正统经史子集,王允虽然迂直高傲,暗中对朝廷重臣下手,干犯死罪,但是以曹昂来看,王允原可以死得更体面一些——如果皇帝愿意的话——只要皇帝愿意。

“朕知道,朕要你做的许多事,都与你信念相背。”刘协手撑着雕饰精美的栏杆,轻声道:“朕要你暗杀李傕、郭汜,又要你旁观王允、吕布之争……暗杀,原不是君子所为。”

曹昂亦轻声道:“李傕、郭汜之事又不同……”

“都是一样的。”刘协摇头轻叹道:“你若要给他留体面,就要冒着丢了性命的风险。子脩,你一切都是极好的,只是心太善了。”

曹昂道:“我能为陛下杀人。”

刘协轻笑,看他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孩子那样宽容,又带了些悲悯,“乱世容不得善心。”

曹昂想要反驳,但是他忽然想到琅琊满门之死,想到在徐州与陶谦对战的父亲,想到自己在太行山时见到易子而食的村民……他对上皇帝的目光,微张的唇一点一点闭紧了,紧得就像一只被海鸟啄过的蚌。

也许是他自己改变太慢了,曹昂心想。

虽然他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心还坐在昔日曹府宁静的书房里,温习着子曰诗说的内容。

“朕怜惜你的善心。”刘协双臂展开,手撑在栏杆上,迎风俯瞰下去,只觉大地好似在飞快向他涌来,有种坠落的眩晕感,“但是不要让你的善心害了你。”他的声音被风声吹得七零八落,也许他并不希望曹昂听清这一句。

曹昂站在他身后一步之遥,像一道沉默忠诚的黑色影子,凭生相伴、与光同在。

皇帝派兵出城的消息很快传开,成为长安城高官权贵之中私下最关注的话题。

长安城中已有二十万大军,如今按照皇帝屯田的政策,在士孙瑞、贾诩与曹昂等人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得进行着。王允横死、吕布外逃、皇甫嵩滴水不漏,偌大的兵权落在刚刚年满十三岁的小皇帝——灵帝如今唯一健在的儿子身上。无数双眼睛都落在了皇帝身上,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种情况下,皇帝第一道调兵符,便是要西凉降将李利领兵五千,东进洛阳——在先还有淳于阳带数名亲兵连夜出城。

据皇帝说,是得了吕布的消息,要令人将他缉拿归案。

但是长安城中百官看了两年,已知这小皇帝不可小觑,都不信小皇帝此举只这一点用意,但是更深的用意他们却揣摩不出,只好往皇帝身边人身上下功夫。

比如此时濯龙园中,陪伴长公主刘清种菜的张绣。

早前孙平送来的那批种子撒下去,如今已冒了绿油油的叶,日渐肥大青翠,不久便可采摘做成盘中餐。

刘清虽然很为从前濯龙园中姹紫嫣红的风景不在而惋惜,但是也从种植中渐渐体会到了收获的乐趣,内心原谅了皇帝弟弟的“讹诈”,每日里来侍弄这些生机勃勃的菜苗,比从前摆弄鲜花还要上心。她那华美迤逦的留仙裙自然是不能再穿了,此时一身短衣,只衣料的紫色彰显着她与平民、低阶官员不同的身份。

“殿下仔细手。”张绣托着银盘在旁侍立,他生得精神,虽不甚俊美,然而打小跟着叔父在外讨生活,说话行事都很得长公主欢心。

孙平在旁笑道:“这行韭菜长得够高了,再长下去就老了。”

刘清笑道:“那就割这行韭菜,回去叫膳房的宫人和鸡子一同炖了。再采点苏叶,搁在里面提味。”她一面说着,孙平一面动手,短镰利落,很快割出半行韭菜来。

“这些便够了,做好了给陛下那边送一份,再给姑母处送一份……张绣,张绣?”刘清唤了两声,张绣才回过神来,忙捧着银盘接了新鲜的韭菜。

刘清笑道:“你想什么呢?”

张绣叹气道:“臣正想,这濯龙园的韭菜该是何等滋味呢。”

刘清“喷”的一笑,道:“什么滋味?韭菜滋味呗。统共这么多,可没送你的。你真想尝尝,便留下来在我长乐宫里吃一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