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493)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要知道在这十年战乱之前,吴地还是南蛮的地方,遍布原始森林与水泽山地,各种技艺制度也落后于中原地带。

于是众官员谈论起来,有人便提议道:“陛下出了长安城,到底年轻,在外面流连忘返了。这样下去,时日久了,成何体统?这种事情上,正是用我等老臣之处,不如咱们联名上书,请陛下早日返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响应。

虽然皇帝在长安的时候,他们也是背景板,还时不时因为跟皇帝唱反调被斥责。

但是皇帝不在长安太久了,他们这尚书郎的职位都不那么香了……

皇帝一离开长安,长安的一切都黯淡了。

几人越说越兴奋,立时就要挥笔拟信,又道:“还是该请尚书令杨大人来执笔。”

尚书令杨彪方才一直听着属下的议论,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闻言半响才道:“陛下自然有他的打算,咱们着什么急。他想要回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回来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闻言便清楚杨彪的态度了——与他们不同,尚书令大人好像并不是很希望皇帝回到长安。

几人交换着眼神,岔开了话题。

对面坐着的贾诩抬眼看了看杨彪,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若有所思。

算赋改为户调的诏令,从吴地传出去,在天下转了一圈,又传回到吴地来。

张昭府中,张昭的母亲顾老夫人听家人讲了新政之后,很是高兴,虽然她已经不再需要为这些事情操心了,但想起年轻时候的事情来还是很感慨,“那时候他爹病逝,我自己带着子布(张昭字),最发愁就是每年交给官家的钱。那时候我还年轻,卖自己织的布,也不知道讲价钱,由着人家给……”她回忆了一番过去的苦日子,“我虽然没见过皇帝,但只听这一条政令,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好皇帝。”又问重孙媳妇朱氏,道:“昨儿老爷(张昭)回来说,陛下真要剿匪了——可别是他编了话来蒙我的,你告诉我实话。”

朱氏笑道:“老妇人放心,老爷怎么敢对您说假话呢?的确是陛下发了怒,据说还从荆州调了兵,要把咱们这里作乱的山匪都扫荡光。我昨日也从娘家消息,我娘家爷爷得了信儿,也正高兴了,还出了两车盐,给朝廷补贴一点,好帮着咱们的士卒打胜仗。”

顾老夫人高兴道:“这就好,这就好。”

而另一边孙府之中,江东长公主伏寿把即将临盆的步练师接了来。

步练师本就心虚气短,又因为伏寿身份高贵,见面时本来是很紧张的,垂着脸也不知该说什么。

伏寿一见步练师,却是被惊艳到了。在她见过的所有女人之中,此前最美的就是董意,可惜美人薄命;没想到此时见到的步练师,美貌不输于董意,且不同于董意的清秀,步练师眉宇间有一种娇憨之态,叫人望之可亲。

伏寿不禁为步练师感到惋惜,见她一个娇小女孩挺着尖尖的肚子,想到生子而亡的董意,便有些不忍,道:“你且坐下来。”于是细细问她身体如何,宽慰她不必担心,又送她绸缎饰品。

步练师原本心里还不自在,听江东长公主良言徐徐,也就慢慢放松下来,轻声笑道:“妾入府前还有些担心……”她本来是个养在闺中的女儿,并不会逢迎人,此时想要夸江东长公主,反倒显得笨拙,张了张嘴道:“中原女子,都像殿下这样贤惠吗?”她想自己与江东长公主素不相识,江东长公主初见面就待她这样好,自然是因为孙权的缘故。

伏寿听到“贤惠”二字,神色一冷,望着步练师娇憨的模样,轻声道;“这跟贤惠没关系。我待你好,不过因为咱们同为女人罢了。”

步练师有些迷茫得睁着眼睛看来,她在家娇宠,跟了孙权也被娇宠,还从未意识到一个女人在这个时代的艰难之处。

伏寿抚了抚自己凸起的肚子,微笑道:“你瞧,咱们是不是一样?”

步练师垂眸看着自己凸起的肚子,又看一眼长公主凸起的肚子,她明白怀孕的苦处,仿佛也就明白了长公主方才说的那句话。

伏寿拍了拍她的手,温和道:“以后你慢慢的就明白了。咱们才该是最亲的人……”

在孙府之外,吴地各大商人得知朝廷要出兵剿匪,那是真的高兴。像朱奇这样被连着劫掠了两批盐车的,不在少数。多年来,这些大商人也受到山匪的侵袭。因此得知朝廷要对吴地山匪用兵,本地的大商人都愿意出一点钱粮——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普通人给出一粒米那么轻松。更何况,这些大商人也很会看形势,既然朝廷都能调荆州的兵马进入吴地了,那么此时赚一个拥护朝廷军队你的名号,以后总是有好处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