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玉(86)

作者:枯草再青 阅读记录

她也不明白,明明叶姑娘对三少爷也用情至深,在三少爷为了她差点与王家闹翻,扬言要自立门户的时候,叶姑娘为什么决绝地走了,害三少爷从此以后再不轻易展露笑颜,变成了一个阴郁的男子。

可是不管如何,她还是很羡慕叶姑娘,被三少爷这么温润如玉、专一深情的男子爱了一辈子。

☆、半路杀出范碧罗

第二日的家宴,叶子绿虽有些紧张,但在王希杰的呵护下,算是有惊无险,没踩到王家的任何雷区。哥哥嫂嫂都调侃王希杰:“还是三弟最懂怜香惜玉,这还没过门便着急地护上了!”

叶子绿也开始努力适应王家的生活。因为喜欢摆弄吃的,便时常钻厨房里烧菜、做点心。在和王家人正式打过照面后,平日里除了给自己院里和三少爷院里以外,还时常让仆人们也送些点心给王夫人、大少爷、二少爷和静瑜小姐。没多久,善于厨艺又没其它特别之处的叶子绿,勉强算是和王家上下处得不错。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秋闱放榜后,负责去看榜的小厮便回来报说:“恭喜夫人、三少爷,三少爷中了。”

王希杰考了几年的乡试了,这回终于通过了,不禁欣喜异常。可是王希杰还未沉浸在通过乡试的喜悦多久,他便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父亲王智从庐州回来了,带来了一个令全家高兴,但令他很不高兴的消息。在王智的书房里,王夫人、王希杰三兄弟正端坐着,准备听王智宣布他所说的“好消息”。王智也没绕弯子,喝了茶后便开门见山说道:“此次我去庐州,见了刺史范轩宇范大人了。”

“我听说范轩宇是寒门武人出身,原是庐州牙将,杀了监军后领着一众兵士造反,驱逐了原来的庐州刺史,自封庐州刺史了。”王希仁说道。

“仁儿说得没错。正是此人。”王智答道。

“爹爹去见他干吗?再说,他为何肯见你?”王希杰问道。

“杰儿问得好。不枉我把你送到高家学塾,跟着学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王智有些欣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接着说道,“范轩宇这庐州刺史未获朝廷赐封。其父母早亡,只有一个胞妹,没有兄弟,本家亲眷也只是普通农民出身。所以,他根基不稳。而庐州的士绅巨贾,怎么说呢?”王智停顿了一下,还在想如何措辞比较妥当。

“庐州的士绅巨贾各有自己的势力和打算,估计不想买他的账,朝廷尚未敕封他为刺史,万一朝廷秋后算账,查他造反驱逐朝廷官员的旧账,他们这些人怕受连累。但是呢,这些士绅巨贾又不敢明着对着干,怕惹恼了他,遭这些武人劫掠家财、屠戮报复。最大的可能便是虚以为蛇。所以,这范轩宇应该会面临着粮饷不足、税赋征收不利的问题。”王希杰接过话头,不过还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可是父亲,我听母亲说你这一去庐州可整整呆了两个多月啊。这范轩宇和你谈了那么久,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支援他粮饷那么简单吧。”

“要不我说呢,论经商盈利之事,杰儿和两个哥哥没法比。但论这读书和论政,你两个哥哥却不如你。”王智颇有些欣慰,便接这王希杰的疑问说道:“杰儿说得对,我这次去庐州,和范轩宇深入恳谈多次。仔细想想,我们王家世代经商,到了我这一辈呢,你伯父在郑州老家守着祖上的产业;你二伯呢娶了绍兴富商之女为妻,留在了绍兴经商;你三伯呢,则辗转去了泉州,通过几十年的经营,成了当地巨贾富绅;而你们的父亲我,则来到了扬州,在这四通八达、南来北往的繁华都市中苦心经营了这许多年,与漕帮、盐商以及庐州的商贾也多有联系。在加上你们姑母嫁进高家,与郑州大族高家也有姻亲关系。这么想来,范轩宇起了与我们王家联姻的念头,也实属正常。“

”联姻?“王希杰神经顿时绷紧了,两个哥哥俱已成家,兄弟姐妹中适逢婚龄的除了他,还有一个便是他的庶妹王静瑜,于是连忙说道:”为什么非得联姻,合作就合作呗,各取所需即可。“

”杰儿,你胡说什么呢?我这才刚夸过你,你怎么就犯糊涂了呢。要想深度合作,就得互相信任,联姻是最快获得信任、也能稳固双方关系的办法。“王智说道,眼见儿子王希杰铁青着脸不再说话,便继续说道:”我已经和范轩宇谈妥了,让他妹妹范碧罗嫁给你,然后将你庶妹王静瑜嫁给他做妾室。“

”我不想娶什么范碧罗。“王希杰一口否决掉父亲的提议。

王智这会有些莫名其妙:”杰儿,你这是怎么了。你应当明白,这可是一桩大好的联姻啊。为父寒窗苦读十几载,最后连乡试都中不了,无奈只能跟着父兄经商谋生。若不是当年你祖父,审时度势将你姑母嫁入高家,有了你姑父帮我们疏通关系、办妥各类铺子的官引,怕是几位伯伯和我们在生意上都未必能这么顺利。现如今你虽过了秋闱,但入京赶考亦是困难重重,不是为父灭你威风,你未必能考得上。你眼见耳闻的,那些科考了十几年、屡试不第的人还少吗?“王智轻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商贾人士,唯有科考榜上有名才能入仕。不比那些世代官宦之家,他们屡试不第后,还有门荫入仕、幕僚入仕的途径。现如今,你若娶了范碧罗,不说别的,你近几年可以安心准备春闱,实在不能考中,也可凭借着妻兄的关系进刺史府,当个幕僚长史、判官什么的,也算入仕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