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为傅恒妻(73)

作者:Rehearsal 阅读记录

“她那边离京城太远了,还以为我仍在山西,这信从她那儿发到山西,又由山西送到京城,辗转数月好不容易到我手上。二姐姐说,她想与咱们家结亲。”

“是与咱们福灵安?”

“是。”纯懿说了这么多话,也有些倦了,“虽然是太早了些,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可以。我与她是堂姐妹,年纪相近,从前姊妹交情很深。”

“她这样早地就要把女儿许给我作儿媳妇,是看重我与她的多年情分,也是觉得咱们教养孩子妥帖,放心日后福灵安的人品修养。夫君,你觉得呢?”

“当然是好事。我同意的。”

“那是好啊,索性我再等上几个月,也许明年正月新年,她能与愉郡王一道回京城呢。到时候我当面答复她。”

---------------

贺嬷嬷进来给纯懿送厨房刚煮好的参鸡汤,却看见纯懿坐在床上,木楞楞地抚着手上一柄玉如意,眼睛盯着被面看,眨也不眨一下。

纯懿这副出神的模样,见着就让人担心。

“福晋——”贺嬷嬷轻声唤她。

纯懿回过神,看着贺嬷嬷,温和地说:“嬷嬷,怎么了?”

“奴才看您方才似在想心事,有些不放心,就喊了您一声。”

“我没事,嬷嬷。”纯懿下意识地露出笑容,只是脸上肌肉尚未到位,这笑意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倏忽一下隐去了。

她眉眼低垂,显然情绪不高。她改了说辞:“不,我有心事,嬷嬷。你能陪我说说话,听我说说心中忧思吗?”

“当然,主子,您说。”

“嬷嬷,你坐吧,坐着听我说。”纯懿不顾贺嬷嬷的推托,硬是要她坐下了。

“嬷嬷,你是一直跟着伯母身边的人。如今我心里这话,也只能与你或是李佳嬷嬷说了。李佳嬷嬷还在福隆安那儿,看乳母给他喂奶,我也就不去打扰她了。”

贺嬷嬷猜测着纯懿接下来想要说什么。她原以为是纯懿与傅恒起了什么争执,却不想纯懿要与她说的事情,竟是会有关四格格美霖。

“四姐姐寄来的信中说,想要让她刚出生的女儿与咱们福灵安作婚配。我自然是同意的,可是,联想到四姐姐身上的事情,我不得不多想。”

纯懿皱眉,忧心忡忡。

“在生福隆安前,我就想过,这胎如果是女儿,我要如何照顾她、抚养她、教导她。”

“嬷嬷,你一手抚养咱们几个堂姐妹,看着我们长大,你也知道的,作女儿有多么不容易。光是这一桩婚配,就无比要紧,直接关系到女孩子日后的人生境遇如何。”

“是。格格若是遇人不淑,那便是一辈子的凄苦伶仃。”

“从前四姐姐寄给伯母的书信中,隐隐就有提及她与愉郡王的不快。愉郡王那位出身蒙古的红颜知己,梗在四姐姐心中,教她如何也痛快不起来。”

“我听闻,那位蒙古格格后来虽也已经出嫁,却仍时常与愉郡王来往。两人虽守礼节,不曾逾矩,可到底还是让四姐姐有危机感。”

“四姐姐一向为人大度和善。若非她敏锐地觉察到什么,也不会如此不讲道理、不辨是非地对他们二人的关系产生不好的联想。”

贺嬷嬷只能用老辈人的思想劝道:“但是四格格已经与愉郡王诞育子嗣了,况且主子你也说,那蒙古格格已经出嫁,与愉郡王之间也是规矩守礼——”

“嬷嬷,我虽与四姐姐相隔千里,不得见面,可我知她的心思。”纯懿坚决地说,“四姐姐的婚事是选秀时由太后指婚,指给愉郡王为嫡福晋的。成婚时,她没有选择,也不知愉郡王性情操守,纯粹一桩盲婚哑嫁。如今到她的女儿身上,她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也是寻常。”

“四格格的孩子是宗室女,拖到日后必要由太后指婚。能够在幼时借着与福晋您的亲缘,就此定下儿女亲事,倒免去日后忧虑,也确实顺理成章 。”

纯懿点头:“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宗室女又有更多的担心——”

贺嬷嬷心思伶俐,一下子就听懂了:“四格格是担心女儿被指去蒙古?”

“我不知四姐姐是否想到这层原因,不过难保日后没有这样的可能。”

第33章 四公主

乾隆十二年正月, 叶赫那拉氏永寿这一支的子嗣难得凑齐,聚在纳兰府一道过新年。

除去美岱的丈夫福秀抱病留在封地上,其余几位姑爷都到了。

男宾在前院, 女眷领着孩子在后院,如此和睦融洽、人丁兴旺,实在是难得。

关氏的病情原本拖拉着,让她的脑袋昏昏沉沉,记不清人。正月里却因为孩子们带着第三代都回到她身边来,连带着她的情绪也和乐起来, 慢性病竟像是一下子褪去了, 精神好得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