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庶妃崛起(596)

作者:心付笔端 阅读记录

(完结)

第271章 番外

康熙四年,初秋的夜,月上梢头,繁星衬景,晚色朦胧清幽。

此刻虽戌时已过,秋夜有些寒凉,但在南堂中空旷微寒的教堂楼顶上,已年过七十的“光禄大夫”汤若望,仍身着绣有四爪九蟒的官服,正聚精会神地举着古铜色的望远镜,夜观天象。

汤若望其人,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博学多才,大才盘盘,乃清廷一品大员。他在此地传教四十多年,历经明清两朝,因其顺天应人,体天格物,故备受历代君主赏识。此时,身兼钦天监监正的他,有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而他也确有此方面的大才干。

他自打从宫中回来,朝服未来得及换掉,便在此处观察星象。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星变,他愁眉不展,心存担忧。起初他还时不时地将目光从镜片前抽离,犹疑是否是自己年迈眼花看错了,可再次举起望远镜,他便又是眉头紧锁,笃定此等星变。可见天象必有异动,灾难即将来临。

他屏息凝注,都未发觉学生南怀仁也是一身官服站其身旁,神情如他一般忧心忡忡。

同为传教士的南怀仁,是比利时人,已过不惑之年。他是几年前从陕西调回京城,为的是帮助年事已高的汤若望从事历算工作。

这两人皆对科学有很深的造诣,擅长天文历算。尤其汤若望曾多次准确预测月食,也因此深受皇上和官员们的赏识。尤其顺治帝在位时,曾亲临“南堂”二十四次,更在选立继承者的国本大事上征求汤若望的意见,可见其深受皇帝信任。

最终,汤若望缓缓地放下望远镜,肩膀塌落,面容额蹙,心痛地望向那漫漫星河。终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不禁摇了摇头,口中念叨:“如此星变,必是有震变要来临啊!”

南怀仁听后一惊:“老师,是不是地球附近游弋的彗星增多了?”

汤若望这才意识到南怀仁的存在,便转头看去,眼睛忧虑地点了点头,回答:“正是。”

天之动荡,虽事关苍生,却也非人力可改之。

南怀仁虽心里一惊,但心里所怀揣之事也事关南堂之生死,故他恢复来时的愁容开口道:“老师,有一事你可知道?”

汤若望见其忧虑万分的样子,知道事关重大,便转过身,鎖眉问道:“你指的是何事?”

南怀仁定睛看着汤若望,两人目光交错,皆惆怅满怀。

一阵寒风吹过,掀起的漪涟好像噩运的使者正用锋利的刀片剐蹭着两人的肌肤。

明明这白发老人已备受天象打击,但他的直觉告诉他,南怀仁将要说的事情也一定非同小可。他虽身处朝堂,能感知朝堂动荡,但危难真正要来临,他还是心惊肉战。

南怀仁叹过一口气后,开口道:“老师可知杨光先和吴明烜等人屡次上疏,说你我一众会造反?”

果然与这二人有关,汤若望听后双手置后,眸光黯淡地看向星河。

自大清入京以来,汤若望等人非但没有因为曾经效力于前朝而受牵连,反而因为自身的学识和技能深得清朝统治者的赏识以及重用。但朝中并非尽是开明之人,历法之争也由来已久,且早在顺治十六年,吴明煊便上疏顺治帝,指明汤若望天算错误,只是结果是以吴明煊身背“炸不以实”的罪名,险些被处斩。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虽是康熙在位,却因为年纪小尚未亲政而无实权,故而朝廷的权力也皆落入四辅臣的手里。虽然是四位辅臣,但鳌拜的势力逐渐上涨,纵然是身为首府的索尼也要礼让三分。

而此时杨光先等人身后的支持者正是逐渐权倾朝野的辅臣之一,鳌拜!

南怀仁颤声道:“他说要将天主教信徒“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他还扬言说“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而且杨光先的上疏已经得到辅臣鳌拜的审议,所以恐怕凶多吉少。”

汤若望的目光眺望远方,渐渐地他不知从何处获得了平静。他道:“《圣经》上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我来这里四十多年,虽然受大清皇上器重,但我从未忘记自己传教的使命。可是怀仁,我已经老了,纵然不会因此丧命,恐怕我的时日也不多了。如果你能逃过这一劫,留得性命,你一定要守住我们这些年来所坚守的。”

南怀仁急步站到汤若望面前:“老师您这样悲观么?你这样说便更加令我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了。可我们从来都是顺服掌权者,如《圣经》所讲,从未有过造反之心,想来主会带我们胜过环境的。”

汤若望目光坚定道:“主自然会叫我们胜过环境,所以无论事情如何发展,怀仁你都不该胆怯,要心里刚强,因为无论何种境遇主都会与我们同在。当今皇上虽年纪尚小,但确是天命所归,日后待他亲政咱们也必有平反之日。只是芸儿……”提起芸儿,汤若望再生忧愁,“芸儿她离家出走后,一直便住在南堂。虽然她对我说是自己走迷了路,并且不记得从前的事情了,但我可以看出她说的并不是事实。”

上一篇:教主总是在追我 下一篇:慕郎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