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人生(435)

作者:落花有情意 阅读记录

从沈清风处取得了陶家大院的地址,张烁便飞赴闽地,此时离高考还有半月。

虽是有私事要处理,但他还是借着谈生意的名头去的,所以随行带了一名秘书还有一位服装厂高管。鉴于两人的职业特性,这两位都是女性,不知是出于胖子的恶搞还是实属巧合,两位都是二十八九岁的成熟OL,还是人妻,美艳动人风情万种,让张烁觉得自己就像是带着行贿工具去谈判似的。

虽然好像带了俩花瓶,但这两人业内经验丰富,实际办事能力不差,在那位福建商人的厂区的参观时,多是由她们在进行提问和解说,张烁便扮作世外高人的样子偶尔发上一两句话,实际上丫对服装业根本是门外汉。

福建商人姓陈,他的厂叫芳雅服饰,其实是做棉纺成衣地品牌。用他地话说,最近想打入青年时尚服装行列,看到Ace横空出世,就动了合作的念头。

在品牌推广期,其实对于外地市场,Acee这个新牌子的推广力度还是不够,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空间去经营,对于福建商人提出的合作意向,原则上他和罗守业都是表示赞同的。因为本身就不是家族企业,吸引外来资金投入是壮大自身的必经之路,当然这种合作是仅限于Ace服装有限公司出面,张罗集团的股本分成还是不能变动,董事会在这点上也是保持一致。

Acee服装授权芳雅服饰制作加工他们的样衣,并把福建地区地推广销售也交给他们,要求是他们建设经营二十家以上的专卖店,并付出一定的投资金额。

这是张烁来之前和罗守业定下地粗略方针,具体的合作谈判则交由服装厂的那位高管来负责,她的挂名头衔是Ace服装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

谈判即使只不过想定个草案,也不会一两天就搞定,他们三人便在福州住了下来。张烁确定暂时不需要他出面之后,便踏上了寻访陶家大院的行程。(:

陶家大院与其说是家宅,不如说是一家武院,围墙楼宇的建筑风格仍是明清时期的,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其宅院建在城郊外一处山脚下,依山傍水,气势不凡。院落四周的民居有古有今,恰是一个小镇规模。

陶家地宅院分六进五明堂,首进楼跨百米,两侧的厢房难以计数,是其外门弟子练功习武之处。

大院门口敞开,两侧的石狮高约两米上下,张牙舞爪气势不凡,大门的门楣上高悬“陶府”匾额,据传是陶家圣眷正隆时得的御笔手书,张烁观之,只觉与格格的笔法不相伯仲,不甚称奇。

门内明堂由石板铺面,数百弟子正在其上操演,另有武师在旁号令训责。张烁想:既是开门迎客,大大方方入内即可。

遂举步上阶,一步一步地走进了陶家大院。那宅院外熙攘的街道一时突然静了下来,只留下几声稀落的狗叫,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这个孤身一人从大门直入陶府的年轻男子。

而院内正在操演地陶家众弟子也是在武师一声令下停止了动作,纷纷向其注目过来。张烁见此情形便暗暗觉得不妥,只是脸上仍带着淡淡笑容,驻足在其阵势十米开外,静等着迎上来的一人前来。

那人是从门房间走出来地,约莫五十上下的年纪,鬓角微白但面色红润,身形微偻但步伐稳健,走上跟前冲他淡笑行礼:“敢问阁下高姓,登门所为何事?”

幸得张烁平时翻看杂书熟悉了诸多礼节,对他躬身回礼后道:“在下姓张,此番前来特求见贵府五小姐,有一事相谈。”

门房面色微微一诧,暗想姓张地名家未曾听说过,是哪门的高足不成?

:“张先生可是事前有约?”

“未曾约定。”

“如此,张先生所询何事,能否由在下转告一二?”这门房虽是名门望族家地,却持礼甚恭,丝毫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

张烁对这陶家便又高看了几分,面露难色道:“实在是我与五小姐之间的私事,多有不便,还请老伯见谅……若老伯得便,不妨通传一声,就道金陵火乐求见,五小姐自然便知道了。”

那门房暗想传报一声也无不可,若小姐不愿见他,再拒之门外即是。也不知此人究竟什么来头,如果真因此得罪了小姐实在不妥。可这规矩仍然是规矩,就怕这小哥过不去那关……

“先生不请自来,从大门而入,依我门中规矩,是要与场间教官切磋过后,胜之方可入内。若先生非习武之人,还请从偏门而入,我再代为通秉,不知您意下如何?”若非见这年轻人知礼,门房本是无需解说,直接由那武师出手考校其身手的。但他念在其人年轻无知,便想劝他知难而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