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青山(10)

作者:达闻西 阅读记录

安山人特有的山味吴语在这“平安是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沈青听着他的方言觉得亲切,也用方言回他:“好的大哥,我晓得哉。”

“小沈喂,你新来开店,第一批货运的什么啊?”

阿哥们昨日在群里已经知晓老沈的囡仔到二十三道开店了。

“我的衣服和一些行李。”

“噢噢,那你不运点卖的东西吗?”

“我是打算联系供应商哉,等跟供应商联系好了再找阿哥帮忙。”

“行。那小沈啊,你八点半的行李,估计下午三点给你送到,你看行伐?”

八点半,下午三点送到?

沈青压根没想过阿哥们送货还可以掐着时间,跟没想过他们可以挑货挑得这么快。昨天她也是一早上的山,只是背了一个大登山包,上到二十一道和王家人一起吃饭时也傍晚五点多了。阿哥们背了几十斤的货,竟然三点就能到?

她有点吃惊,回了个惊讶的表情。

“平安是福”却理解错她的意思了,以为她嫌慢,解释道:“今天早上我有货了,我爹不会用微信,我是帮他接的单。他年纪挺大了,走路比我们年轻人慢一点。”

沈青再次震惊。

这“平安是福”的声音听上去也不年轻了,他爹还在做挑山工?那得多大年纪了?

不敢再让他误会,她忙道:“没事没事,我都理解。你们稳稳当当地最重要了,不用太追求时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哎,是说。小沈,你放心好了,不管刮风下雨,我们几个安山上的阿哥都稳得很,一年到头也不会让货出现什么问题的。保证让货安安全全到你们手上。”

沈青的意思是,人身安全重要,不用追求速度。“平安是福”却理解成了货物安全重要。

她不知道他为什么会下意识地这么想,只在心里默默地同情起人家,问道:“那么,阿哥,一看看70斤东西运上来,一共70块钱行伐?”

“小沈啊,送到二十一道跟送到二十三道差不了多少路的。我们送到二十一是九毛钱一斤,哪里到你那里就要一块啦?九毛五一斤就好了,我刚刚计算器算过了,六十六块五,不用多给的。”

沈青:“好吧。”

她深刻理解了李沐沐昨天说的——“安山的挑山工都是实在人”。

实在是太实在了。她的同情在他们的朴实面前显得很多余。

“对了小沈啊,我姓孙,以后就叫我小孙好了。”

沈青愣住了。

对方一听就比自己大,这声小孙她实在是喊不出口。

小孙又说:“我爹也姓孙,他是老孙,没办法,我就只能成小孙了嘛。”

“那我能不能叫你‘孙师傅’,叫你爸爸‘老孙师傅’?”她问道。

“诶,这个好,当然行咯!”

两位孙师傅接手了她的行李之后,是时候考虑便利店需要的商品了。

货架柜台等硬件,沈富国全盘给她留下了,而该有的商品种类、价格,李沐沐也发了参考表给她。

想象的独立生活,看来也不是完全独立嘛。不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到底比白手起家轻松,她昨晚就加上了安山百货批发部小宋的微信。

时间还早,发过去一条消息,小宋也没回复。

她又仔细地研究起价格表来。

从前在云汇市生活,吃喝基本外卖解决,确实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食品批发价。

矿泉水的价格、泡面的价格、压缩饼干的价格、功能饮料的价格,在批发商手里和在商场里真是两个数字。

在备忘录里详细地核对了自己挑选的货物后,她发了张截图给小宋。

“您好,我是安山上开店的,昨晚我们联系过。您看看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送到山下?”

这一回,小宋倒是已经起床了,很快也回了个“您好”。

两边沉默了一会儿,小宋问道:“今天下午行吗?”

安山百货批发部离这里山脚不远,今天要不是有些忙,上午好几家店进货挤在一块儿了,原本上午就可以给她送。

“行。”

两边便定了时间和价钱,沈青转头又去“挑山工之家”的群里,用语音发消息。

没想到的是,依旧是“平安是福”联系了她。

于是这孙姓两父子,父亲在早上给她背行李,儿子在下午给她背货。一个三点多到,一个六点多到。

老孙师傅背了七十斤,小孙师傅背了一百斤,两人都是标准的当地长相,憨厚朴实,壮硕有力。只是常年担在肩上的重负让他们普遍不高。

又是一天日暮,看着小孙师傅背着一百斤货大汗淋漓走上了二十三道,沈青赶紧上前帮忙卸货。

上一篇:奶酪切片 下一篇:只想跟你谈个恋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