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青山(12)

作者:达闻西 阅读记录

算是请客庆祝便利店开张。

本以为上午是不会有顾客了,谁知道在洗菜的时候,兜里的手机突然响起声音:“支付宝到账,四元。”

四元?

她愣了一下,然后发觉,是有人扫码买了瓶矿泉水。

她急忙放下菜,出去看看自己的第一个顾客。赶到门口一看,却不见任何人影。

那顾客大概已经走远了。

开便利店历史的第一笔交易,就这么错过了。

沈青叹了口气,也没什么办法,只得继续回去洗菜。

李沐沐来到二十三道时,沈青刚把几碗菜烧好。

王安生要看店,人走不开,因而只她一个人过来。

“阿呀,青青,没想到你还会烧菜呢。”她笑眯眯地夸奖沈青的手艺。

这几碗菜确实比昨天的“乌漆麻黑大杂烩”好看不少,但其实,沈青自己也没尝过,不知菜品是不是徒有其表,只心虚道:“不怎么会烧,就是半吊子水平。

于是两人坐下一起吃饭。

沈青紧张兮兮地看着李沐沐品尝,生怕她一口吐出来。看她吃得神色无异,终于缓了一口气,自己也动筷子吃饭。

电饭煲是沈富国那时候就留下的,她已经清洗了数次,昨晚也煮过饭,因此放心。

不过这一顿烧完后,米便不足了,她边吃边想,还要再买点米上来。

李沐沐则关心:“青青,这里棉被之类的缺不缺啊?晚上安山上头冷的呢,可别冻着噢。”

“不缺的,昨天找了阿哥帮忙带棉被上来了。”

“你找的谁啊?”

“一个姓孙的阿哥。是个老师傅了,跟他儿子都是挑山工,微信群里联系上的。”

“噢噢!老孙啊!他们一家人都不错的。两个阿哥你都见过了?”

沈青:“见过了,小孙阿哥昨天下午帮我抬的货……对了,李姐,我想问问,安山的挑山工为什么叫做‘阿哥’啊?有什么说法吗?”

“说法?”李姐一笑,“我是嫁进来的,本来也不晓得的。是以前王安生告诉我的,这挑山工们为了挑东西,个子被压得长不高,基本都挺矮,因此大家都喊他们‘矮大哥’。‘矮’跟‘阿’听起来差不多,叫着叫着就成‘阿大哥’了。大家叫习惯了之后,三个字又变成两个字,就叫‘阿哥’了。”

“是这样啊。”沈青心领神会,点点头。

餐桌上,李沐沐又聊起安山的历史,讲述从前的条件有多糟糕:“我刚来的时候,这里水电都还没通呢。晚上我们只能点蜡烛,有时候外面刮风下雨,可吓人了。在屋里听着山风,感觉窗户都能被吹得去。”

“我本来想着,在山上和王安生一起赚点钱就下山的,没想到山上住着住着也就习惯了。07年装了电线通了电,后来13年还是14年连手机信号也有了,条件才好起来的。”

“你爸爸上山的时候比我们都要早,他那时候肯定还要艰难,坚持了这么多年,真了不得哉。”

这一点沈青非常赞同,她与有荣焉:“爸爸确实很厉害。”

“现在想来,真觉得不可思议。”李沐沐回忆,“安山上的人,就算条件再差,都这么坚持下来了。还有阿哥们,他们比我们开店的更加辛苦。二道那边他们住的地方,还没有我们山顶的小屋子住得舒畅呢。一天上上下下要跑多少趟货,赚的也就那么点。”

“是啊。”

同情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很能引起共鸣。两人就阿哥的高贵品质讨论了许久,外头游客越来越多,不能影响下午做生意,才匆忙吃完了饭。

半下午天最热的时候,许多过路人结伴前来买水。

好在沈青有先见之明,昨夜便放了几十瓶矿泉水进冰箱。顾客一进店,果然开口就问的是“有没有冰水”。

能解暑的冰水冰饮料卖得很好,沈青自动忽略的早上的惨淡,将此时的生意兴隆视为开张大吉。

她定价不高,算上成本和付给阿哥们的钱,基本上只刚刚回本罢了。

来山上开店其实本意不是为了赚钱,她也并不缺钱用。

趁着一段空闲的时间,她又联系了百货批发部的小宋,再进了不少的饮料和厚外套来。

李沐沐中午走的时候提醒她,来安山顶看日出的人不少,游客大多数想不到大夏天的山顶可以冷到个位数温度,因此厚外套是很有销量的。

她原本以为便利店只是卖卖食品,没想到还要关注游客的冷热。受教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进一批货来,同样联系了小孙师傅。

小孙师傅说,今天迟了,得明天送来,她欣然同意。

阴天天黑得早,反正可以让小宋那边明天再送货到山脚下,就不让阿哥在黑天黑灯瞎火地走山路了。

上一篇:奶酪切片 下一篇:只想跟你谈个恋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