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青山(3)

作者:达闻西 阅读记录

长长的看不见头的台阶幸好有两边的树木遮荫,一根登山杖也在此处发挥了作用。沈青头上的汗滴流进衣服里,她心中默默感叹着“开局不顺”,又遗憾自己不是个男人,真想直接把薄薄的T恤给脱了,好让汗水正常地散走身上的热气。

上山前哪里能想到,大清早的太阳就这么毒。

倒是有个比她迟来的专业登山客,斜着走台阶,快步地从她身边经过。

看人家轻松的样子,她突然感觉自己真不适合这里。至少不适合登山。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好。如果有人看这文的话,希望你喜欢我的文字。如果没人看这文的话,我也会持续更新的。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弃坑。固定更新时间大概是每天15:00,每天最少一章,灵感爆发的话就没有上限。

文章中的地名、人名和特殊事件纯属虚构,挑山工这一群体有现实原型。开篇的背景是18年的夏天,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夏天了。文章风格偏向流水账,如果纯属是来看甜甜的恋爱的话,我建议过段时间再来。

希望文字与你同在。

第2章 行路

清晨的山林行人不多,偶尔遇见的登山客也只是擦肩而过,别无更多交流。

夏天的太阳从不会看着时间还早就降低火力,烘烤得一山的知了和鸟叫个不停,颇有几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氛围。沈青拍了段视频给迟美怡发过去,不过也不期待能收到她的回复。那小懒子此时不可能已经起床了,说不定还刚睡下去没多久。

联想到王籍的《入若耶溪》,她便想起这儿离古会稽若耶山也没多少距离。同南朝的古人在相差无几的地方有相差无几的感慨,真乃是文学的浪漫。

在四道走走停停了将近半个小时,汗流浃背的她总算看到了“第五道弯”的标志牌。

盘旋的山路经过一个小转弯,台阶来到一片相对平坦的平台。这里摆放了五六张长条凳,24小时通电的公共厕所和充电桩都是近年来新安装的,登山指南里着重介绍道。

在这里,沈青也遇见了上山以来的第一家商铺——“大山便利店”。

虽然时间还早,便利店尚未开门,老板却在门口桌子上摆放了一瓶瓶的矿泉水。

“三块一瓶,扫码自取。”

整齐摆放的矿泉水后面,一块木板上写着这八个大字。收款码则用立牌安置在桌上。

安山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登山的,但一山的商店不可能配合着二十四小时开放,又不想错失晚上的生意,便不约而同地开设了自助购买服务。一来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二来是这年头犯罪成本升高了,这几年很少出现哪家店的东西被人顺走的情况。

就这件事,当地的官媒还专门写文章宣传表扬过。

路过大山便利店,再往前走几步,便是一家登山用品店和一家饭馆。饭馆的招牌“崔记饭馆”有一股陈旧感,但因这店已经开了门,沈青不太好意思在人家的注视下拍照。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坐在饭馆门口,拿着蒲扇缓缓地扇着风。不过看她缓慢的动作,大概也扇不起纳凉的风,只是驱赶蚊虫罢了。

另有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她身边,脚边放着一个篮子,弯着腰择着毛豆,地上铺着两个塑料袋,一个袋子放豆荚,一个袋子放光腾腾的豆。

“吃早饭伐?”

那中年妇女见沈青在店门口站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不了。”沈青笑笑,“大姐,您认得山顶开店的沈富国么?”

“沈富国…认得咯,怎么了?”中年妇女有些奇怪,山顶的老沈去世一两年了,怎么突然有人问起来。

“我是他女儿,这回上山是去重新开店的”

“噢噢,你是小沈啊!”中年妇女放下豆子站了起来,“吃过早饭了没?一起来吃一点伐!”

“不了不了,山下吃过哉。以后还要大姐你们多多关照啊。”

“对咯对咯,这么肯定的咯。一个山头的人,有事就来找大姐伐。你爸爸开店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吃饭的呢。啊呀,我们要么加个微信好了。”

沈青原本也是想和她留个联系方式,自然不会拒绝。

“以后多联系昂!”大姐热情地送她离开,目送着她继续登山。

第六道弯和第七道弯并不像登山指南里写得那么轻松。毕竟是盘旋向上的山路,总是一阶一阶的台阶,步子迈得再小也是费劲的。

再加上身后登山包里满满的重量,沈青只能走十分钟便休息三分钟。登山的进程还没到三分之一,她已用掉了三分之四的精力。

好不容易来到了第八道,看着指南上用红色标注的“第八道弯是全山最陡峭最难爬的一段路,也是很多游客的终点站”,再对比眼前几乎是垂直向上的路,她终于能理解为什么说六、七道是轻松的了。

上一篇:奶酪切片 下一篇:只想跟你谈个恋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