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圣僧二三事(162)

栾雀站起来,对着皇帝行了一礼:“儿臣知道了,一定会好好和舅舅学习,帮耶耶分忧。”

皇帝捻着胡须点头,算是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

而此时此刻的李安然,正两眼无神的坐在海礁边上,看着威州海岸线上那延绵不断的盐田,听着盐农们“嗨呦、嗨呦”的号子,整个人两眼放空。

海风吹得她两个眼睛眯起来,要不是梳了交心髻又带着巾帼,她的头发估计会更乱。

她这几天在威州等着皇帝给自己的圣旨,没有来自皇帝的圣旨,她私自兴办船厂,估计不出两天皇帝案头参自己“企图谋逆”奏章就会跟雪片一样。

“你在想什么呢?”荣枯从后面有些艰难得走上礁石来,海风吹着他的僧袍和佛珠的穗子,让他站在李安然边上的时候看上去像一只迎风而立的信天翁。

“我在想他们。”李安然的目光没有离开盐农,只是这样淡淡地回答荣枯道。

荣枯也将目光落在了那些正在喊着号子,从盐田中推出一碰一碰凝固的粗盐的盐农们,轻声道:“已经好很多了。”

这些混杂着沙子、带着异常苦涩味道的粗盐,将会被送到熬煮海盐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稍微细洁一些的官盐,然后走入千家万户。

只是大周演习了之前魏朝的“官盐制”,严厉禁止民间私产、私卖食盐,以至于威州这样一个产盐地,负责煮盐的盐农居然也吃不起细官盐,又发生过盐农将衣服浸在水中偷盐的事情,所以在文承翰来之前,盐农上工都不许穿衣,毒辣的日头晒得他们皮肤黝黑、开裂、蜕皮。

而贩售私盐,也是海匪最大的收入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盐,其实是官、私混杂,价格、品质各不相同,大周立国这么多年,唯有这一项,李安然还是觉得乱。

太乱了。

盐和粮一样,是民生的根本,这么混乱,不如直接开盐禁,让食盐自由买卖,这样一来那些粗劣的食盐很快就会因为没有人买而被淘汰掉。

至于官盐,因为是官营,所以反而不用担心,贩官盐的油水下去了,也能解决盐铁司这么多年难以解决的为了一张官方盐引,盐商行贿官员的沉疴。

至于铁这一项……这是国之根本,谁动谁死。

想到这,李安然摇摇头,将手肘撑在膝盖上,笑着道:“我是在想,现在大周不比当年的魏了,我是不是可以上书让阿耶开盐禁了。”

开了盐禁,市面上的盐就会便宜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盐农反而吃不起盐的情况。

文承翰已经在努力下压盐价了,但是开盐禁,还得要皇帝谕批才行。

荣枯是聪明人,他听到李安然这么说,自然也就明白了她的用意,笑道:“这倒是利民的好事,殿下日日操心这么多,倒是让小僧有些担心你精力是否跟得上了。”

李安然笑了一下,看着水天相接处的云,摇摇头道:“我操心的多了,法师一只手数不过来的。”

荣枯只是看着她笑,他这么看着人的时候,那双眼睛里的柔情就像是溪水一样温驯、清澈,却偏偏比金刚石还要坚毅。

至刚至柔,在他的身上毫无违和的融在一起,比庙里的泥塑菩萨像还要慈悲、生动。

“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李安然笑道。

荣枯想起了那天她喝得醉醺醺的,也是这样问他。

唇间仿佛依然有一抹酥柔可以回味。

他双手合十,垂眸道:“殿下所想,非我一个出家人可以分忧,小僧能做的,唯有替殿下祈福。”

自从辩法会之后,荣枯明白,自己其实对于李安然的用处已经不怎么大了,他是她亲手捧上神坛的一个泥塑,是李安然诸多烦恼之中金碧辉煌的战果。

——可是,他自己心里也是明白的。

提婆耆理解自己的心意。

他想见她,所以动身来了威州。

他想留在这个卓尔不群的女人身边,看看她能走的多远,并为她踏出去的每一步祈福。

一定要,向着“好”的一面走去。

对佛法精深如提婆耆,他清楚自己的这种卑微念想,其实也是六道芸芸之中的一种欲,甚至比俗家的诸多欲望更加贪婪、庞大。

但他确实无法息止这欲望,它那么光明,那么庄严,比一切佛形容的“欲”更勾人心魄、引人烦恼。

不如就陪在她身边吧,不能息止,便当做修行。

提婆耆不知道这条路的尽头,到底是佛,还是魔,但不踏出这一步,他永远只能止步于原地,看着李安然渐行渐远,逐渐瞧不见她的背影。

——纵使这条路,走到最后是魔非佛,那也是给后人留下了一条“不可再踏”的禁路。

下限君一路好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