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的自我修养+番外(92)

作者:太阳从曦边升 阅读记录

“举手之劳。”江半夏让他们将马都拴在牛车上,然后一人在前面拉马,剩下的人在后面一齐推。

“一二,推!”何乔倚跟着喊道:“推!使劲。”

众人齐心协力,车身突然一轻,卡在泥里的车轮拔了出来。

前面拉马的人跟着牛车向前踉跄了几步停了下来,他激动地呼道:“出!出来了!”

那些读书人纷纷上前道谢,一阵寒暄后,江半夏凭借着精准的套话功夫,将这群年轻的读书人骗的团团转。

“我们兄弟二人乃是京都人士,听闻东林书院治学严谨,乃是天下读书之人所向往的圣地。”江半夏真诚道:“我们兄弟二人是想进东林书院求学。”

江半夏的说辞真诚至极,听得何乔倚一愣一愣的,他要不是早知道他们这次来东林书院的任务是找线索,差点也被忽悠进去了。

“两位壮士向学之心令我等敬佩。”学生中领头的人道:“敢问二位可有举荐信?”

举荐信?当然没有,刚才那一出全是她临时想出来的。

“我们...没有举荐信。”江半夏有些羞愧道:“我们兄弟二人只在家中读过两天书,所以没有举荐信。”

“无妨。”那人一展衣袖道:“我们东林书院,敦德励学,二位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出身,都能求学。”

“借小哥吉言。”

有了江半夏二人的加入,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年轻人本身就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对朝廷对整个大铭国都怀着着希望与热情。

“在下程璧和,表字风华。”学生中比较年长的学生和江半夏他们搭话道:“还不知二位台甫?”

“江夏。”

“何乔倚。”两人礼貌回道。

小路边野花顺风渐长,学生们坐在牛车上,吟哦起九歌,声音清越绕耳,一行人慢慢悠悠的走在小路上,好似去踏春。

江半夏与那位程璧和聊得极其投机,她趁机问答:“风华兄,你们为何不走官道?官道路面平展也不至于像刚才一般陷入泥泞中?”

她和何乔倚不走官道是因为有人追杀,那这些学子们不走官道又是为何?

程璧和叹气道:“我们是昨日从京都出发的,想着连夜回书院,结果官道上闹出了人命,又是大雨又是打雷,最后改走小路投宿了农家。”

“人命?”江半夏佯装惊讶道:“京都地界,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我们也不清楚,官道上尸体堆积成山,好像还是两拨人。”程璧和压低声音道:“当时锦衣卫的人来了,我们不欲惹事就掉头走了。”

说完程璧和又道:“不瞒江兄,京都地界,闹出了人命还出现了锦衣卫,这种事情很难说是什么,况且遇到了就会...”

程璧和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听到这里江半夏下心里有了底,看来昨天后面的确还有人等着他们,但她又觉得十分违和。

听程璧和说是两拨人?

两拨人?

厮杀在一起的两拨人?到底是谁的人?

第六十八章 典谒

书院选修的地方颇为幽静,四周树木丛生,路面整洁,郎朗的读书声隐隐约约的传入众人的耳中。

“到了。”

程璧和一行的学生跳下牛车,他们先是整理衣冠,后又将鞋帮子上的泥巴用叶子擦拭干净。

“我带你们二人去见典谒。”程璧和笑容温和,颇有学长之风。

江半夏环手微躬:“我们兄弟二人,在此先谢过风华兄。”

书院虽为读书人读书的地方,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学生们私底下也将人分出了个三六九等。

程璧和年龄较长,在书院里小有地位,乃是经义斋五经经长之一,学为表率,学生们都很服他。

有了程璧和的引荐,江半夏与何乔倚很快就见到了东林书院的典谒。

典谒是书院专管接待四方来客的学子,通常能担任典谒一职的学子,大多周正娴雅,言谈礼仪无可挑剔。

江半夏打量着眼前这位姓柳的典谒,先不说言谈举止,光凭他颌下飘逸的美须,这位算是时下男子审美的典范。

“二位是来东林书院求学的?”柳韶云起身问道。

这两人一身短打,身上不光没有背书还挎着大刀,一看...就不像是来求学的,他有些怀疑程璧和的眼光。

“柳典谒。”江半夏拱手致礼,她开门见山道:“我们二位并不是来求学的。”

柳韶云有些诧异,刚才程璧和引荐时的说辞是来求学,怎么...不是?

江半夏使了眼色,何乔倚立马将门窗闭紧。

她将腰牌拍在桌子上:“我们是来查案。”

腰牌与木质桌子碰撞发出的咣当声让柳韶云回了神,蓝底金边刻着北镇抚司四字的腰牌赫然闯入他的眼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