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为菅+番外(184)

作者:五色瓜 阅读记录

原本还群情激奋的同学们一时都哑口无言。

其实他们并没有以众欺寡的打算,多数人只是来凑热闹罢了。只是围在这附近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又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一群人起哄,不知不觉中事态就可能失去控制。

而且这对本地母女一看就是没接受过什么教育的,跟她们讲大道理,她们也未必能听懂,说不定还会胡搅蛮缠,倒打一耙,那时候才是真的说不清了。

局面一时僵持下来。

不过很快还是有人喊道:“我们可以跟她们讲道理。”

那位学姐似乎是笑了:“在这里吗?围在这里,对她们讲道理?”

人群里有人喊道:“那你说要怎么办?”

高个子学姐环视四周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当年民国初立,才有剪辫易服,革除满清陋习;五四以后,才有风气开放、男女平等。我们女同学今日能到大学念书,能穿旗袍、高跟鞋走上街头,乃是这十几年内国内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推动、思想启蒙的结果,而不是此时此刻用三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蒙自,我们是初来乍到的客人,理应入乡随俗。但今日如此,不代表日后亦然。我说的话想必大家都能明白,还是尽快散了吧。”

圆脸学姐也道:“好了,大家都散了吧。这位同学,你要跟我们一起去见老师吗?”

那女同学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却抿紧了嘴唇一言不发。

显然她不愿把这事闹到学校面前。

那两位学姐立即会意,她们没有当众询问姓名,只问了她是哪个学院的,说稍后学校一定给她一个交待,就先带着那对当地母女走了。

她们一走,围观的其他同学慢慢散去,各自逛街去了。远处看着的当地人见没什么事发生,也终于渐渐散了,只有温见宁她们还留在原地不曾离开。毕竟当事的女生跟她们也是一个宿舍的同学,碰到这种事,她们怎么着也该上去打声招呼。

这会周围的人三三两两散得差不多了,那位女同学终于也看到了她们。

她抬手理了理鬓边的碎发,扬起笑容,仿佛没事人一样走过来跟她们打招呼:“我是陈菡香,跟你们一个宿舍的,咱们昨天见过的。”

众人也赶紧依次自我介绍,大家这下才算认识了。

她们目睹了方才的事,有心安慰这位陈同学,只是一时都不知如何开口,反倒是对方不以为意地笑道:“今天真是晦气,才来这第二天就碰上这种事。刚才骂了一通,害得我口都干了,你们逛街不累吗,要不大家一起去馆子吃点什么?”

温见宁和钟荟对视一眼,这些天她们在火车上,根本没吃过什么好的。昨天晚上也只是随便吃了点食堂的饭,可也没吃出什么滋味。今天一早,她们连早饭也没吃就出来逛街买东西,到如今肚子还是饿的,也确实该垫垫了。

冯莘也有些意动:“听人说云南的过桥米线很出名,不如我们就一起去尝尝吧。”

张同慧突然道:“我突然想起还有些东西没收拾好,想先回宿舍了,就不跟你们一起了。”

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阮问筠也道:“我跟你一起。”

钟荟张了张口,本想说她请客,被温见宁扯了一下衣角,这才闭上嘴看她们走远了。陈菡香在旁边冷眼旁观,等张同慧她们走远后,才笑道:“咱们走吧。”

一行四人沿着长街看去,最后选了一家客最多的小饭馆钻了进去。

还不到饭点,里面的座位未满。众人进去一看,只见这饭馆内摆的方桌和长条凳显然都上了年头,陈旧不堪,有的甚至开了几条裂纹。离她们最近的桌子上面也蒙着油腻腻的一层污垢,上面落了几只苍蝇,看着就令人不适。

几个女孩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冯莘道:“这边条件简陋,我们将就一些吧。”

她们问店家要了条毛巾擦了桌椅,点了四碗过桥米线,这才在靠墙的位置坐下。

这位名叫陈菡香的女同学话比钟荟还多,又过分热情了。不过闲谈了一会,她们就知道了她是广东人,家里是做丝绸生意的,又是最受父亲宠的小女儿,昨天看宿舍条件简陋,陈菡香索性自己一个人出来租了个小院子住,还热情地邀请她们同住。

三人连忙婉拒,看她一个人说得这样多,也主动说起了自己的事。

最先接话的是冯莘,她倒是没有详提家里的情况,只说自己年幼时随父母搬到上海租界住,后来在圣玛利亚女中念过书,考上清华后没多久北平就爆发了战争。钟荟一听,连忙跟她打听起人来,说是她家哪位叔叔的女儿也在女中读书,那正好也是冯莘的一位学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