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拥(136)

作者:涵曦子 阅读记录

第67章 您是我哥的软肋,他却是您的铠甲(宸喆溘死,珠晞当家)

宸珠晞牵着哥哥冰冷的手,久久凝滞,连呼吸都似乎听不见了。

忠伯怕她承受不了,慌乱地抱住:“小姐别这样,想哭就哭出来——”

“哭什么?我又不是小孩子。”她噘嘴,拉着手,笑得支离破碎,“我是生气了。你说过:我负责善良天真,你负责撑起一片天地,为我遮风挡雨;任何时候,我首先是宸家人,不可以给家族抹黑。你还说:如果非要与人正面对冲,就要在你的视线范围内......哥,我都记得也做到了,可你不讲信用——”(《簇拥》第32章 )

回到了卧房,开阔的格局里:幼时的布艺毛绒,儿时的脂粉珠串,少时的考学书籍……林林总总,透着哥哥精心布置的小心思,宸珠晞再不忍直视。

忠伯站侧位,把宸喆最后时光里所发生的事、所接触的人,滴水不漏地据实以告(《簇拥》第61章 )。他是前族长(宸喆、宸珠晞的父亲)最信赖之人,不偏不倚,更客观。

“大少肯定是被人迷晕,顶替了本该被追捕的第三人,而且发现时,他记忆好像被抹去了一块。尊者与年老师,依据程序,把大少留在‘审讯室’;大少想快些修复记忆,也同意了。这过程虽然缓慢,但每一天都有进展,追捕队也紧跟大少的节奏。没想到——”忠伯是难以言语的痛苦,重重叹一口气,“就在记忆即将恢复之时,大少突然离世!医者查体,未见明显伤痕,怀疑是有人投毒,正要进一步化验;但夫人不允许解剖,就带回家来。”

迷晕、顶替、记忆恢复?宸珠晞梳理脉络:“家里的长辈们,都是什么看法?”

“宸家上下不得议论,私底下却众说纷纭。”忠伯观察入微,“大体有三种可能:一是怀疑与尊者、年老师有关,毕竟‘审讯室’是监控最为严苛的地方。”

“尊者、年老师看管不利,脱不开责任;但凶手不会是他们,谁会蠢到在自己的地盘生事。”宸珠晞否定。

“第二种是被追捕的另一方所为:大少恢复记忆,第三人就势必曝光,不如先下手为强。”老管家说。

“既要及时跟进我哥的恢复速度,又要掐在最后时间潜入而动手,这太冒险。”宸珠晞否定,“他们是凶手的可能性也不大,第三种呢?”

老管家犹豫。

“在我们宸家,您没什么可顾忌的。”宸珠晞的大家之风渐渐挺立,“还有谁能在那样的环境里,随时接触到我哥?”

“除外尊者与年老师,红夫人每天都去送餐——这就是第三种可能。”老管家说得艰难,“特别是家里不服红夫人上位的老人们,对她能力上的短板、背后势力的强劲,总有诸多猜测。”

宸珠晞一怔。想起对搏时雪无痕的忍让、想起另一派的人还说“对宸家诸多顾忌”,她突然不寒而栗。

停顿了不消半盏茶的功夫,她若无其事,打开房间暗柜,拿出包装完整的一个糖罐:糖块晶莹剔透,中央都有一点儿明艳、俏皮的花样,红红绿绿,正如过年时孩子最喜欢的小零食。

“过一会儿就拿进来。”宸珠晞递给忠伯。

……

明净、宽敞的厨房,红夫人默默煮粥——五籽合,应节气的五种谷物,寓意团圆如意。这是她心情低落时的习惯:生硬、冰冷的五谷,添水、燃柴,像极了一场漫长的煎熬;但当粥香四溢,期待得偿所愿的那一刻,又叫人沸腾。

“母亲。”宸珠晞走近。

“珠晞回来了。”红夫人眼角泪光点点,觉得该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就盛起两碗粥,招宸珠晞坐在餐桌前。

“这段日子,我每天煮粥给你哥送去;今天又煮了,却忘了他已不在。”红夫人落泪,这是真情实感,无从隐瞒,“今天就我俩喝吧。”

宸珠晞喝一口,笑得难看:“哥虽然不在了,我们母女也要照样过得甜蜜,不让别人看笑话。但——这粥好淡啊。”

“是淡了。”红夫人哭着也笑着,叫人拿糖罐进来。

忠伯奉上:“这是大少出差时带回来的,他说小姐一定喜欢。”

红夫人把包装拆开,拣了两粒放进自己与女儿的粥里:“喆儿挑的,滋味肯定很好。”

宸珠晞忙不迭地喝粥,然后急急咂嘴:“确实好滋味,就是粥太烫!”

红夫人赶紧端过来吹吹:“珠晞还是小时候的那样,纯真又可爱,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就是太贪嘴了。”

红夫人露出久违的笑容,但在宸珠晞的眼里幻影重叠:

那年九岁、屋顶上,暗夜如故,但月亮穿过乌云,洒下皎洁无暇。珠晞呜咽:“父亲已经走了,母亲变得不敢认了,我只是小孩子,是一直都要哥哥照顾的小孩子!”宸喆为她拭去泪花:“那我们就说好了。你负责善良天真,我负责撑起一片天地,为你遮风挡雨。”

上一篇:春芒之约 下一篇:在即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