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拥(78)

作者:涵曦子 阅读记录

“天下间再无‘杜言卿’!与她简短告别后,你就先回凛月派思过;待一切尘埃落定,再以一个崭新的身份,重归众人视线。”翼云瑞是代为传话,但神色肃穆,不露威、不显燥,已有大家之风。

“为何要帮我?”杜言卿问。

“如今时局不稳,审时度势之人居多,值得信任的人太少。对你,哥哥想收为己用,问你是否愿意?”这虽是个“问”句,翼云瑞却觉得没必要客气:这不是理所应当,不然干嘛要费心思救他?光是那院角一大圈的“豆灵”,逗弄、安抚、外加哄睡,他招呼得精疲力竭……

(翼云天说是“收为己用”,其实不为了自己,所在意的还是琮晴:暗部之殇,她的好友、战友,几乎殆尽;杜言卿与她互为信任,若一时的秉公执法,平下了追责,却再失一位挚友,与她而言,实在划不来。)

杜言卿沉默良久,问:“此番回去之后,我还能再见她吗?”

“我觉得不能!”翼云瑞觉得这话问得不可理喻、不知好歹,但——这不是翼云天的意思。

“我哥说礼节性的拜访,还是可以有。”翼云瑞叹一口气,“他还说琮晴之后的幸福人生,需要‘亲友’的围观与祝福。”

一句“亲友”,终令杜言卿俯身叩谢:“誓死为翼云家效忠!”

……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琮晴那厢“纺心”纹饰的突然勾起,牵引尊者这厢暗藏衣角的轻微触动。这本是极不明显的动静,奈何尊者眼见翼云天威慑杜言卿自裁,内心波澜起伏:他认同做法上的公正果决,但其中的冷面无情,却叫他几分自责。直到此时的衣角一动,触动心弦,往事历历在目,他这才几分笑意:“果然父子连心——”

尊者曾经喜欢一位姑娘。说是“姑娘”,在他眼中,并非女子的娉娉袅袅,更多的时候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飒爽。两人在暗部相遇:她负责任务的安排与情报收集,雷厉风行;他是新晋的组长,负责任务的执行与持续反馈,年轻气盛。他们常在相关的交接问题上意见不合,尊者觉得自己对她很是“不满”:远远望见,心跳加快,总有冲动要与她“理论”,甚至想“切磋一番”。那时的尊者,二十出头,智商超群,但情商不足,直到几个月后,才知道这是“心动”的感觉。

既然明了心意,他就伺机靠近。靠近的结果是:两人关系融洽;至于她是否单身,他却并不过问。“不过问”不代表“心里没底”:那姑娘大他3岁,按说是已许了人家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民风开明的年代,合离后另取另嫁,也无损声誉。

尊者势在必得:他是名门贵子,祖上显赫一方,虽未列几大家族之列,但名声高远;年纪尚轻,又被第一家族掌权人(翼云天的父亲,以下称为“老师”)收为内门弟子,自然前途无量。所以,尊者趁其不备,在姑娘最喜欢的外袍上,布下“纺心”纹饰。

说来也怪,对于纹饰“纺心”,女子常无所察觉,男子却一目了然。

一日,姑娘邀尊者家中做客,他欣喜前往。这一去才知:她竟是老师的妻子晓风蝉!说是“老师”,其实只大尊者8岁,所以辈分上,更像是兄长,但一句“大哥”,他从未出口,可能是关系上,还有待磨合。

这次的做客,尊者异常窘迫,主人家却随和得很:晓风蝉与他聊天,老师则吩咐侍从布菜摆台,注意客人(尊者)的口味忌宜。此时的她,再不似往日的英气逼人,而是优雅娴静,一颦一笑,尽是如水的温柔。

饭局终了,尊者跟随老师,走进书房。案桌上,正叠起那件被他布下“纺心”纹饰的外袍,老师神色肃穆,尊者忐忑不已。

“把它带走。”老师问,“你有什么话要说?”

尊者犹豫再三,摇了摇头。

老师有些失望,换了个话题:“野域历练,机会难得,很多人提起申请,你想去吗?”

啊?尊者吃不准这一问意欲何为,就老实回答:“我也交了申请,但——”

“我同意了,你准备出发吧。”老师打断后离开,面色不悦。

尊者被独自落在书房。他知道老师对“纺心”之事,心存芥蒂,没有明说,是想给他机会坦白。但此刻的他,内心尚在震惊与失望之间,往复徘徊,做不到泰然处之,所以这句“对不起”,请稍候。

之后的野域历练,尊者带队出发,艰苦卓绝,也收获颇丰。期间,路过一大片的“垂笑君兰”,美丽不可方物;其在内陆罕见,此处的花色绚烂,皆因纯品优生!尊者想到自己,也想起老师,那个对他悉心栽培的老师,亦师亦兄。他豁然明朗,采撷花种,借一支飞笺,传递心意:我知错了,老师能原谅吗?

上一篇:春芒之约 下一篇:在即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