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回来了(456)

作者:思庚 阅读记录

所以,最早的这批顶着父萌下海的子弟,不管是野马还是害群之马,终究是拖着商品经济的套车向前跑着。

我们这个天性腼腆的族群,某些时间节点,缺少的正是不甘于现状,敢于当先而行的先行者。

拓荒往往带有粗暴的痕迹,荒原辽阔能允许野马狂奔,踏出一条道路,哪怕最后证明,车轨的终点是断头路,这样精神都是难能可贵。尝试着寻找出路的这些热血者,是一个时代的英雄,谁也不能抹杀。

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以他们为主体新兴起来的私人公司,确确实实在当着改革试点的先锋。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有其功劳,也不能掩盖他们的缺陷。

首先,这批人大多习惯了依靠关系发展业务;

用纳兰的说法,就是和经济行为预算成本背道而驰,总是想要寻求投机取巧,总是想要比竞争对手得到更多的便利。

成其事的是良好的人脉关系,往往败事的还是广博的人脉关系。

人情,受领了,总是要还。占了便利,就要给别人还了便利,这种突兀兴起的公司,总是少不了只求眼前一时利益的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

这种向外寻找投机取巧机会,而不是深挖自身潜力,打造完善机构的方式,也就注定是一时成功,根本经不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违背商业经营的根本原则,强行向前,兴盛一时,往往不是五十步便是八十步,都要半途而废。

不得不承认,这批人中间也有头角峥嵘的俊杰,会自我觉醒,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不停调整行为准则的优异者,如今逼迫帝豪投资的尚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但是用纳兰和鸿轩数年前的话说,尚华这样比照着同类们,提高自身经营能力经营公司,在市场里刻意寻求挤压同类生存空间,以低价兼并,谋求最大利益,依然没有把自己放到和所有竞争对手同样的高度,依旧是在他认可的一种阶层高度上打压对手,以期实现规模化经营,甚至是妄图垄断行业。

一家独秀可就不是夸他的好话了。

真要让他一家独秀,只会是他一人,一间公司,在某段时间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对于全社会和所有民众,却是个悲哀!

老白的话说,时代进步了,依然用老一套思维看待这个世界,就是费油又不亮的灯!

你不是不解纳兰他们为何笃定帝豪公司一定会选择和他们合作吗?

道理其实很简单,尚华给的条件是封锁打压出的最低条件。

当然,要做到这点,尚华动用了很多资源和人面关系来封堵帝豪公司融资的渠道。

而纳兰他们,只用最市场化的价码就能远远超出对方的低价。

利益,合理的利益,合乎帝豪几位当家人曾经付出心血打拼出的家业的合理报价,很自然的就能够能够吸引他们拿出手里的资源来。

明白了吗?

孩子们并不是在刻意算计帝豪公司,市场整合是大趋势,而帝豪公司他们这样类型的公司,先发投入房地产市场的。

因为他们小圈子内才被认可的缘故,整个整合的过程,嗯哼!咋说呢,用到的手段有点不纯粹市场化。

一旦有人替他们打开一扇门,一扇通向公平交易的门,有一丝光亮起,所有的飞蛾就会多了一个方向。

之所以说汉典这次立了大功,还要说是这孩子的秉性真是踏实。

安居公司推销的楼盘,这孩子是一定要先期介入考察建设质量,一旦施工有偷工减料,建设不合格的,佣金多少安居公司都不会推销。

帝豪房产被自己人搞得乱七八糟,一期烂了,好在是给原住民补偿的房子,迷糊弄着,交了房。

二期盖成了烂尾,砸在了手里。

还就是和安居公司签了销售合同的三期,汉典不停地在工地上挑毛病,逼着帝豪公司主事人督促下面的,把住了质量关,虽说帝豪房产的名声烂了大街,有安居公司从中做保证,销售尚还可以,保住了现金流,也算是为帝豪房产续了命,勉强坚持到现在。

以纳兰和鸿轩他们原先的规划,是等到合适的时机主动寻上门和帝豪这样手里有资源的,却无力经营的公司商讨合作。

现在呢!

因了汉典做事踏实严肃认真,才会引来帝豪公司主动联系,而且帝豪公司除过经营不善,土地储备可是不少呢。

一下子就让纳兰和鸿轩从被动转为了主动,呵呵,咱家的小家伙们是不是个个都有本事,都很厉害的。”

咧咧嘴,孙玉莲嗤笑道;“也得有你这样的长辈从旁站脚助威,他们才敢接手别人眼里的热山芋!”

林梓潼肃容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