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虐尽天下人(92)

作者:漠然子陌 阅读记录

安家在京城已经落户一段时间了,当家的是萧姨娘,在外面主事的是萧姨娘的儿子,萧姨娘的身份也提高了,姑且算是二房夫人。萧姨娘这些年也算是初心不变了,安母曾对萧姨娘有恩,她被安比槐收房之后便一直帮着安母,自己生了儿子也没有变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李珊在宫中步步晋封做到太后,安母还是怯懦顺从的女人,只是眼疾治好了一些,而萧姨娘却已经适应了太后娘家人的身份。她和安陵容的关系一向很好,安家进京后里里外外添置东西配齐下人,都是萧姨娘操持。她更聪明的一点在于,曾经欺负安母和安陵容的那些庶子庶女全都或分家或发嫁被留在了松阳,而那些早已人老珠黄被安比槐遗忘的姨娘却又全都被带到了京城,她还将一个生母难产而逝的庶子抱给了安母,这个庶子比她自己的儿子小十几岁,完全威胁不到她的利益,却能讨好安置安母。而安比槐心里也知道自己女儿对自己没什么感情,便敬着安母和萧姨娘,同时完全不耽搁寻欢作乐。萧姨娘的这个庶子叫安陵宴,人很机灵,早就故意亲近了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心机城府也是够的。

李珊召见了萧姨娘和安母,安母对她这个阔别多年的女儿的感情早已倾注在了便宜儿子身上,见面也只是尴尬,后来李珊便总召见萧姨娘,不过每次都会让萧姨娘带回去给安母的赏赐。萧姨娘很聪明,她知道自己和儿子的荣辱全系在李珊身上,对李珊的“合理要求”从不拒绝。李珊让她多做善事还给了她不少银钱,她便用这些钱建了孤儿院、平价药房等慈善机构,其中的运作自有李珊的人把握,萧姨娘占了个名头,用意还是在为李珊刷民心。李珊把这件事告诉了御沧,又提出萧姨娘和安母进宫其实是不合规矩的——二人都没有诰命,御沧意会——没安比槐什么事儿。不涉及爵位,几个诰命夫人御沧还是很慷慨的。封安比槐为处州节度使,需要声明的一点是,宋代以后节度使就是半个虚衔,这个世界更是如此,而处州就是松阳县隶属的州府。不过节度使是二品,因此安母是二品诰命夫人,而萧姨娘也得了个三品淑人,做事就更用心了。

李珊慈悲的名声已经在底层中传播开了,士族对李珊的判断也多是慈善妇人,殊不知李珊真正的用意在孤儿院这里。说是孤儿院,其实却是慈幼局和免费学堂,学什么东西确实李珊说了算,把一些开放的观点融入到故事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到了改天换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大概就会少很多吧。

李珊的主要暗线是四王八公这些人,他们大多已经爬上了三四品却不显眼的职位,适应的如同土著一般。李珊当初只是点了几个名字,分给他们几个小仙,他们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出来的李珊都没有关心过,没想到他们居然做的滴水不漏,连子孙后代都是通过比对基因和他们相似的孤儿来选择的,非常洋气。这些人虽然辈分不同,但是在这个世界都是比李珊要小四五岁的状态,再加上身体实际是异世界产物,基本都是可以支持到李珊离开这个世界的,因此子孙的忠心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也可以防止对这个世界过多的干扰,毕竟是外来物种。

李珊交给他们很多任务,寻找教授免费学堂的先生、统计平民百姓的人口、全国出生率等等。李珊抽时间观察了一下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顺便看了看他们的忠心程度、有没有被自由和新世界迷花了眼睛,李珊对结果很满意。

李珊一直等待的东风也到了,赫赫发兵,边城告急。

这日的朝堂有些混乱,御沧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玄凌教他的那几年正好是赫赫恢复元气的时候,一直没有战乱,玄凌教了他一些军事也只是纸上谈兵。大臣们的想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担心御沧猜疑汝南王等人不肯发兵,有的觉得皇帝年幼恐怕再捧出了慕容家,有的一直生存在汝南王和慕容家的阴影下极力反对二者领兵,还有为自家派系的武将争取的……闹哄哄了一个时辰也没有结果。御沧被吵得头疼,自己也有些犹豫不决,便宣布先退朝,次日写个折子举荐武将。其实这个时候只要御沧说出一个稍微靠谱点的选择就可以了,汝南王的“乖顺”连玄凌都信服了,慕容家也不复当年,新起来的将军虽无大功却也是有勇有谋,还有之前参与过战役但不是主帅的老成持重的将军,都是可以托付的。御沧偏偏这时候犯了选择困难,李珊曾经觉得他可能是想向老师问策或翻阅之前的战争记录,却没想到御沧先是去御花园散了个步,然后下午上课的时候才问了老师,最后竟然按那大儒说的去儒家经典里面找决策。李珊都要惊呆了,这么急的事情去散步也就算了,连案例都不看就直接套儒家经典,这是要亡国的节奏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