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番外(78)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建安年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进行屯田。

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以士兵屯田,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民屯使用官牛者,收成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府和百姓对半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所在地,对兵民的束缚都称得上严苛。

——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曹魏的屯田对恢复当时的生产很有用,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甚至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但是其实是被迫而来的。

以屯田做应急之策,效果的确极好,既能安置流民,又能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只是对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来说,日子实在过的艰难。

百姓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愿意屯田,天下大乱,只要有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都愿意,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和官府五五分四六分甚至二八分他们都能接受,一旦天下太平,再让他们接受忙活一年却要上交大部分粮食,显然不太可能。

曹魏的屯田如此,明朝洪武年间的屯田比之有所改进,但是本质却没什么区别。

军队依靠卫所屯田,不光恢复了北方的生产,还借屯田之利将势力范围进一步深入到辽东河西以及云贵一带。

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各地情况不同,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不仅能解决军需,发完饷银后甚至还有盈余。

这让朱元璋自豪无比,说出“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豪言”的政策同样没能持续多久,战争一结束便走上了下坡路。

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屯田只能在大乱之世,作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之策来推行,等到天下太平,百姓自然也想恢复传统的耕种模式,屯田的高租税以及军事化管理就不适合了。

他们现在的情况正适合用这种特殊的法子来恢复生产,只要能在天下安稳时及时百姓放归,甚至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引起反弹。

各方打仗几乎都能波及到兖州豫州,不说能做到“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至少得能养住驻守当地的兵。

曹操一目十行将竹简上的内容看完,闭上眼睛平复心情,许久才颤着声音再次开口,“兄长,兖州荒地众多,招募流民救济百姓所耗粮草甚巨,您真的愿意拿出那么多粮食来帮兖州?”

原焕笑着点点头,“具体安排稍后让文若来解释,你们远道而来,先去梳洗一番,府上已经准备好宴席,正好为你们接风洗尘。”

几人大热天的跑了很久,除了中午最热的那段时间,剩下的时间都在赶路,现在的确都饿了,听到这话后都欢欢喜喜的跟着引路的侍女下去熟悉。

原焕掩唇咳了几声,借侍女之手站起来走到外面,在阳光下缓了一会儿才又暖和过来。

为了照顾火气旺盛的武将和正常人荀氏叔侄,客室里放了不少冰盆,他来时特意多穿了两件衣服,没想到还是受不了屋里的凉气儿。

荀彧担忧的看着脸色比方才苍白许多的孱弱青年,走上前扶着他的身子将人搀到廊下,院子里日头毒辣,待久了身体也撑不住,“主公,真当真要扶持曹孟德成为兖州牧?”

州牧掌握一州军政大权,兖州虽是战乱之地,但是并非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曹孟德此时可靠,等将来再兖州站稳脚跟,难保不会生出别的心思。

主公自己尚且没有拿下冀州,若此时扶持出一个兖州牧,他怕那些粮草都丢了还不算,反而为自己招来强敌。

荀攸跟着从屋里出来,走到跟前,低声说道,“曹孟德此人,不可小觑。”

原焕拢了拢外衣,只是笑笑不说话。

不愧是荀文若和荀公达,曹孟德此人当然不可小觑,不然你们也不会为他出谋划策几十年,“孟德如今有爱民之心,正巧我们有粮草,不管将来怎样,至少今年可以保住兖州境内残存的百姓。”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问题是,他们的粮食太多了,每年还有新粮产出,即便不给出去,放了三五年的粮食也不一定能吃。

储存时间太久的陈粮酿酒可能会中毒,只能拿来喂牲口,与其在粮仓里堆放到不能吃,不如用来卖人情。

他前些天出去看过了,府上只有三个可以长久储存粮食的粮仓,张辽带兵新建的那几个大仓太过简陋,只在地上挖了大坑,用火烤干地面,铺上石灰和木炭,再铺上木板,然后就仓促的将粮食放了进去,这样最多只能存放两三年,不然粮食就坏掉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