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于良夜+番外(40)

作者:湛夏 阅读记录

他们不走,这排的人很难走,留着就是挡道。

他们一前一后被人潮推着走,孔峙走在前面头也不回,颜乔紧紧地跟随在他身后,唯恐被人潮冲散。

从没有一个时刻她像现在这样期望孔峙能够回头,或者牵着她的手走。

可直到他们到达演播厅的出口,孔峙也没有如她所愿,只是在出口停下步伐,等了她片刻。

他好像总是十分吝啬流露出缱绻的温情,却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不经意地透露出一丝丝温柔细心。

他说他是个坏人,但在颜乔心里是个嘴硬心软的好人。

剧院里人员密集,摩肩接踵,出了剧院才知道里面有多暖和。

颜乔一出来就迎面撞上冷飕飕的寒气,不由得打了个激灵,满脑子的瞌睡瞬间被撵跑了,早上醒来都没这么清醒。

曲目的场次是下午场,为期两小时,结束时已经是黄昏了。傍晚时分夕阳落山,天色也渐渐暗下来,漫天的火烧云渐渐隐没褪去,被浑浊的灰蓝色替代。

海城剧院是古堡式的建筑,尖尖的屋顶直戳云端。

门口接着百来级台阶,台阶下是宽阔的音乐广场,广场中央是圆形的喷泉。

广场上铺满了光滑的地砖,有许多十来岁的孩子戴着头盔护具、穿着旱冰鞋在上面溜冰。

广场空旷,四周没什么遮挡物,一年四季都刮着很大的风,晚饭后有很多家长带小孩出来放风筝。

各式各样的风筝上挂着五彩斑斓的夜灯,一闪一闪光芒万丈。

触目所及皆是人间。

颜乔已经好久没有放过风筝了,成人好几年,却始终童心未泯,路过风筝摊的时候,目光一直盯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压根移不开眼。

孔峙看见了,倒退几步,拽着她回到摊边,问她:“要哪个?”

颜乔闻言难为情,口是心非地说:“小孩才会玩的玩意,太丢脸了。”

孔峙就问她:“真不要?不要就走了。”

她要……

颜乔指着金鱼形状的风筝问他:“这个可以吗?”

孔峙一笑:“可以啊。”

老板也说:“当然可以了,我这没卖出去的都可以,质量保证没问题。”

两个人的“可以”不是一个意思。

颜乔心满意足地得到了想要的风筝,一边走一边摆弄,也不看路。

每当她快要撞到人了,孔峙就把她往自己这边拽一下,任由她自顾自捣鼓。

差不多五点钟的时候颜乔就感觉到饿了,只不过碍于面子没好意思说,没想到孔峙四点半的时候已经亲自安排了晚餐,安排在了剧院附近的自家经营点。

由于德世旗下的产业实在太多,孔峙每次出行都像极了微服私访。

他手里有一张旗下所有门店的联名储值卡,走到哪刷到哪,比银行的黑卡还能彰显尊贵身份——全球独一无二的尊荣。

德世在中西合璧的方面一直很能挖掘引领时尚潮流的创新点,兼容并蓄,先锋前卫。

比如这家中式Bistro,在海城把Bistro普及推广并且独具一格的只此一家,

别的餐厅纷纷效仿,但都是邯郸学步,不伦不类。

中午在老先生家吃的都是海城菜系的传统私房菜,道道勾芡,高油脂、高热量,吃完就得消化不良。

颜乔不喜油腻荤腥,吃得非常少,孔峙是因为一直被迫接受两位老人夹到碗里的菜,比她吃得稍微多点。

店内的装潢设计泛着浓浓的工业风,进店以后首先注意到的是白而粗粝的墙,其次是裸露在外的黑色钢架和明亮的橘调白帜灯泡,桌位间的隔断上摆放着清一色的白瓷蜡烛,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氛,洋溢着浪漫到极致的氛围感,环境在海城的餐厅里数一数二。

作为一间酒馆,吧台、高脚凳是标配,进店用餐的客人情侣居多,都非常年轻。

他们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窗外是可以星空下的露台,远处是鳞次栉比的巍峨楼宇。

如果不是风大,外面的夜景更适合当作用餐的背景。

菜单上罗列的都是当季的新品,以冷切肉为主,可生吃的舶来品为辅,刚上线不久,孔峙也没有品鉴过。

他将点餐的权利交到颜乔手中。

颜乔的注意力完全在和周围的高端环境格格不入的风筝上,孔峙一叫她,她就像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一样,把风筝藏到了身后,毫不扭捏地开始浏览菜单,心不在焉却故作认真,随便点了几道名字新颖且看起来诱人的。

颜乔点完以后孔峙接过菜单,又补了两道合自己口味的,交由侍应生通知厨房备餐。

酒馆里的菜当然都是用来配酒的,每一道都很精致,但份量只能塞塞牙缝。

颜乔点的主食是用来泡在咸汤里面包,配菜则是依赖高汤和酱料点缀的时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