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番外(431)

作者:阿刀 阅读记录

于老四最近表现相当不错,永远都是第一个到村委,眼里全是活儿,看见什么忙什么,这倒是让大江十分欣慰。不一会儿其他人也到了,大江就安排张传喜写横幅,安排王伟带人布置讲话台。大江又搬出来村委里的旧音响,连上话筒“喂”了几声。整个村委大院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村民们在吃过早饭之后,也陆陆续续自带板凳,朝着村委大院进发。而大院里最醒目的并不是铺着绿桌布的讲话台,而是讲台后面的墙上,张贴的红纸黑字大标语:推进农业多元化,齐头并进奔小康。

高原是随着村民的队伍一起过来的,路上不少人笑着跟他打招呼、拉闲话。当然也有人存疑,问高原怎么还不回城里上班?高原只是微微一笑,解释说公司另有安排。

上午还不到九点钟,村里该来的基本都已到场了。现场的座次也很有意思,以三婶为首的中老年妇女自成一派,第一时间就抢占了观众席的最中间位置。以大妈林清美为首的中青年妇女,又是自动聚集成一派,分坐在会场最左侧。

而稍靠右的位置,是以张富春为首的男性中老年,他们基本都卷着旱烟、跷着二郎腿,交头接耳的议论。而最右侧,则是以于苍泉为核心,上几届村委领导班子为辅助,被村西人环绕成的一个小群体。

这个圈子虽然不大,但影响犹在。若不是大江退伍归来,其实这一届的村委班子,依旧会被这群人给把持。因为自打高原有记忆一来,村里的领导都是这群人在干,几乎成了世袭。

“小原,过来过来,坐这边!”大江站在讲话台前,一个劲儿朝高原招手。高原也当仁不让,走过去朝大江笑说:“你来主持会议流程,我负责跟大家解释‘农业多元化’这块的问题。”

大江点点头,随即对着话筒清了清嗓子,便拉开了高王庄有史以来,第一次集中推广农业种植的会议。

大江倒是废话不多,他想跟村民表达的意思就一个:农业多元化种植,大面积推广高温大棚的反季蔬菜,绝对能让大家赚得盆满钵丰,改变高王庄的落后面貌。

紧跟着就是高原讲解,他先从种植的角度,肯定了乡亲们的种植技术。农民要是不会种菜,那不成天大的笑话了?高王庄人种菜绝对是一把好手,只是因为没有销路、没有市场,这些年来才一直种粮,仅在家里的小菜园里种上一些蔬菜,自给自足罢了。

然后高原就开始阐述“产销模式”,乡亲们种的蔬菜,由村委负责收购,然后经由黄龙港,直接运送到北海那片广袤的市场。

再就是针对如何实现“多元化种植”这一问题,高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先从实际角度出发,鼓励大家种植黄瓜、青椒、西红柿这几种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同时搭配茄子、苦瓜、菠菜等,经济效益虽不是太高,但价格相对稳定的蔬菜。

而且还要一年两茬,冬夏都不能闲着。这样老百姓手里,就能源源不断地赚到钱,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最后高原给乡亲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只要大家种了,村委就一定负责收购。而且蔬菜卖到北海那边的价格,要比其它地方的市价高出好几毛,甚至一块多,这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大伙儿听得心潮澎湃,老百姓又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土地,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呢?这几年清美和俊兰弄大棚,人家都已经发了。奈何清美手头资金有限,一年只能扩建两三个大棚,村里倒是不少人跟着俊兰学了种植手艺,可奈何排不上号啊?!清美只给几个技术顶尖的人建棚合作,其他人干着急也没用。

“小原呐,你讲的我们都能听懂,关键是这钱从哪儿来?建一个大棚不便宜,往小了说那也得两三万。这笔钱村里有多少人能拿出来?而且大多数家庭,不是儿子等着结婚盖房,就是孩子念书交学费。大伙儿要真有这余钱,不早跟着你妈种黄瓜了吗?”张富春很实在地说出了高王庄所面临的困境。

这时大江笑着插话说:“是这样,咱们‘农业多元化种植’这个规划,得到了县农业局的高度肯定。局里决定出面做担保,让银行给咱们高王庄发放贷款。”

此话一出,村民们当即议论纷纷,既有上级领导支持,又有贷款可借,而且小原又有本事给高价卖出去,村委也承诺收购,这绝对是对老百姓利好的消息啊?!

可偏偏在这时候,于苍泉却站了起来,他平举着烟袋,手轻轻掸着衣角的灰尘,面色从容不迫地望向讲话台说:“是无息贷款,还是低息贷款,或是普通贷款,这个事情得讲清楚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