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番外(784)

作者:阿刀 阅读记录

专业性的材料他看不太懂,但“工程塑料”的应用和市场的广阔,他还是能预见的!未来黄龙县若真能引进这项技术,并由本土企业来生产,这绝对是黄龙县经济发展的契机。

更可贵的是,高原还专门写了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是站在全省范围的角度,来展开的论述。

整合省内炼化企业所产出的高分子化合物,使这些原料不再只应用于生产普通塑料和纤维,而是要提高这些原料的附加属性,将其做成特种工程塑料。

仅这一点,就足以打动刘建设的心;而接下来的论述,更令刘建设心悦诚服!因为高原在文中提到了一套“大树理论”,也就是说,未来的高王工业,不仅仅只生产印刷电路基板这一项产品。

由这个产品开枝散叶,从高端电子元器件到低端型材机壳,都可以与印刷电路板绑定销售。这套发展模式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未来不仅仅高王工业能拓展出更多的项目,同时也能够带动整个黄龙县,让其他人参与进这套产业模式里来。

于是刘建设灵光乍现,这不就是他之前出差,在外地所学习的经济发展模式吗?一个巨头企业,往上可以辐射城区的销售与宣传业务,往下可带动农村代工厂的蓬勃发展,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拳头企业,没想到竟然被高原给悟透了!

这小王八羔子还真不是一般人,平日里不温不火,但干出事儿来就让人眼前一亮,甚至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黄龙有这样的人才在,刘建设又怎能不给他一个成长的环境?

只是30亿的贷款金额,又让刘建设头皮发麻!这笔钱若是县里使使劲儿,勒紧裤腰带也能挤出来!但万一干赔了咋办?风险既不是高王庄能承受的,也不是黄龙县能承受的。

黄龙不是富裕县,不是那种每年税收,动辄就上百亿的县级市。若是把这些钱都砸到高王庄身上,那整个县都得跟着高王庄屁股后面转。

刘建设心里开始打鼓,他觉得黄龙县的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不可控的局面。当然这种不可控,并不一定是坏事,可真要如脱缰的野马,任其肆意奔腾,真闯出了乱子谁来负责?

30个亿啊,这放在哪里都不是个小数目!

孙涛江也在犯愁,其实从当年他离开通海集团总部开始,就已经与集团的高层决裂了。虽说集团还是照样出资,兴建了黄龙港,可自从港口建成之后,总部就很少再给予援助了。

也幸得北海和黄龙的领导,给予了他很大的政策空间和人脉关系,帮助他拉来了不少海运业务,黄龙港的生意才蒸蒸日上。

头两天孙涛江专门跑了一趟总部,目的就是要投资,扩展南下的航运业务。可总部领导口径一致,表面说黄龙地区的发展潜力有限,不值得大规模投资;其实质上,还是信不过孙涛江。

因为这个人太有能力,有能力却不听从总部指挥,光顾着闷头发展自己的家乡,这是集团领导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只给了孙涛江一句话:“黄龙港的事情,你自己去决断,总部不予干涉。”

这话说得既不伤感情,同时又划清了界限。其最终的意思,就是想让孙涛江分出去单干。毕竟黄龙县山高皇帝远,那里又都是孙涛江的亲信,总部根本无法管辖。如果持续投入,孙涛江万一反了怎么办?毕竟黄龙港,除了孙涛江,谁也玩儿不转。往一个无法掌控的地方追加投入,总部领导不是傻子。

孙涛江从来没想过要反,他感激着集团的栽培呢!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次去总部的会面,让孙涛江寒了心、碰了一鼻子灰。

既然总部不予支持,又给了自己极大的权限,为了黄龙县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他想过要引入外部投资,来为黄龙港输血。

可县里所谓的“投资”,并不是由县财政或当地银行出钱,而是找了一些南方的投资公司来入股。

这个事情把孙涛江给气到了,因为资本都是贪婪的,投资公司更是唯利是图!若是让这种资本入股,那海运价格就不是现在的数了。海运一提价,黄龙县的产品势必就要跟着涨价,可本地产品本身竞争优势就不足,若是价格上涨,只会反噬本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事情,孙涛江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爱自己的家乡,创建港口也是为家乡服务的。他的目标一直没变,所以不管周围有多少杂音,他都不动如山、意志坚定。

可港口扩建的这笔钱,到底该从哪里出?南方的那些投资公司,怎么会把目光盯向黄龙港呢?

刘建设怎么就突然到南方考察,然后风风火火地搞起了经济大规划?一切都来得太快,快得让孙涛江心里有些发毛。仿佛背后有一只推手,正推着整个黄龙县,朝着经济脱缰的方向狂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