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诡异复苏(509)

作者:安二十四 阅读记录

但细一想,她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实在是着相了。

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并不完全关联,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快乐呢?

也许对他们来说,许多精神上和哲学上的迷思根本不存在,他们只要把握住力所能及的一切,那么就会化作稳稳的幸福。

吃得饱是幸福,干完今天的活是幸福,那么,四周山青水绿的环境,晴天却又不是很晒的天气,就更是幸福了。

想明白这些,她更加理解农村的复杂性。

这片千百年来人们固守的土地,这个一万年前杨帆的农业制度,在土地上以人的血结出文明的果实,好让下一代人继续被孕育,继续被消耗。

说起来,她之前就错估了这个环境的复杂性。

她完全没想到一分钟前还在等候食物的孩子们,会在同伴率先拿到食物后就大打出手。

或许对他们来说,农村的法则里包含了弱肉强食与和谐共存的二重性,也包含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与“先吃到肚子里的才算肉”的朴素真理。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因为后分到鱼而大打出手。

在他们的理解中,一切都是要争取的,如果不争取,不说出自己也很饿,那么父母就会把吃的给兄弟姐妹,而后面的鱼其实是“大饼”,是虚无的,是暂时没有的,是不一定分给自己的,只有率先分给自己,才叫公平。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率先分给谁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解决方案就是弱肉强食,拳头大的可以先分到,个子小的小孩当然不服气,但因为打不过大的,也只能同意这样的规则。

所以在苏茶作出分配之后,他们当即就发生了哄抢。

这能说明他们的血脉当中流动着某种劣根性吗?其实只是环境制约下产生的规则。

他们实在是穷怕了,饿怕了,因此一点东西也会引发争斗。

这种貌似兽性的规则,其实是在保证他们人性的基本。

苏茶和芭拉在路上缓慢的走。

她今天做了许多事情,已经非常疲倦了,这使得她本来就不快的步伐更慢了。

在她们身前或是身后,不断有农忙后的村民路过。

不知后面去哪儿玩的小孩也疯玩回来,呼啸着跑进家里的院子,然后向父母或是爷奶讲起今天的故事。

于是,一个接一个村民走到门外,向她投向好奇的目光的同时,也善意柔和的和她打招呼。

她的行为赢得了这些小孩家长们的好感,又或许是这个地方本就民风淳朴,所有的一切都很和善。

苏茶和芭拉回到了家,然后芭拉就开始做饭。

苏茶本来已经很累了,但她不愿意吃白饭,又觉得自己身体好点了,于是也去帮忙。

芭拉家的厨房有一口大锅,直径大概有一米五,底下是用泥封住的正方形大灶,大锅就架在灶上。

她有点奇怪,不明白这么大的锅使用起来不会不方便吗?

很明显芭拉她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旁边有个小土炉,上面放着一口小铝锅。

芭拉就用这口小铝锅做饭,她往里加入大米和玉米,然后用水粗略洗了两遍,筛出里面的虫,再在大水缸里舀了满满几瓢水,直到把铝锅装满,才跺在灶上,生起火煮起饭来。

如果是平时,这些就算一顿了。

然而,今天有了几条难得的“大鱼”,小管家婆就决定要吃顿好的!

她用锅刷把锅刷了刷,然后升起了火。

她怕苏茶在厨房里不小心磕到碰到,于是把她赶到了灶台前,让她添柴加火。

苏茶坐在灶台前,有些尴尬。

自己好像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看看火了。

灶台很大,留的火门却很小,还有一个可以合上的铁片。

下方,左边是一个陶罐,装着炭和木糠,右边是一把火钳和堆起来的柴火。

芭拉站在小凳子上,熟练的用饭帚沾上一点油,然后涂在锅底。

饭帚是用玉米穗或是什么作物的茎秆做成的,头部还蒙了一层布,用布沾了油再涂在锅底,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费。

这顿饭估计只用了几滴油。

她跑到水缸前舀起一瓢水,然后左手拿着水瓢,右手拿着鱼。

把鱼沿着锅边刺啦一下滑下去,过了两秒就迅速用锅铲翻了个面,再过两秒,把水倒了进去。

刺啦和水的咕噜声响了起来。

苏茶这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大锅了,封闭的土灶,温度极高,烧起饭来很快。

如果是个大家庭的话,这样的土灶能够保证迅速出餐,不耽搁时间。

看着闷头加柴的大姐姐,芭拉欲言又止。

大姐姐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做饭不需要一直加柴的啊!做一道小菜不需要这么大的火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