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诡异复苏(583)

作者:安二十四 阅读记录

台下人纷纷露出意动的神情,他们专注地看着她,眼神纯真。

“第二,那么政府为什么要搞大建设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又说道,这次没有给大家太多思考时间,就继续说道:

“还是因为我们,政府是为了我们才搞的大建设!过去我们农民苦,太苦了,在山沟沟里面种地,埋头种个一年可能连几千块都赚不到,有个病痛那真的是破财又破家,我们都不敢看病啊,生怕看出个什么病来,家就没了呀!现在,政府兑现承诺来了,政府之前说,先富带后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啊,要带我们过好日子啊。”

“我们搞大建设,建设马安镇,一是响应政府的号召,二也是为了自己,建好了马安镇,我们就住进去,政府提供各种材料,又给了我们机会,我们不能退后啊,是不是?”

听到她这么说,台下人先是若有所思,随后恍然大悟,似乎脑子里的问题一下得到了解答,原本的怨气也化作感动。

政府劳民伤财,搞这么大的动静,还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啊!

“我知道,大家在这边的生活很辛苦,很不适应,我还听到有人说,自己就是一辈子种田的命,过不了城里的生活,要回去继续种地。但我想说,政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现在的辛苦只是暂时的,等到马安镇建设好了,那日子就好过了。我们辛苦,政府更加辛苦,你们想想,政府要建设这么大一个城市,要付出多少资源,多少人员调度?”

“怎么政府都没说要放弃,我们就要放弃了呢?我们是要浪费政府的一天好心吗?让别人听了去,还以为我们不能吃苦,我们是不能吃苦吗?”

“不是!”

“哪个敢说?”

“是哪个说的!”台下人顿时义愤填膺。

别人可以说他们没见识,没文化,甚至骂他们“农民”、“农民工”——这些词竟被用作骂人的话,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和侮辱。

但唯独,唯独不能说他们不能吃苦。

因为他们苦啊,实在是太苦了。

那种麻木与疼痛,又有多少人能忍耐?

见群情激愤,台上人顺水推舟,继续她的演讲。

接下来,除了鼓动情绪之外,她还用接地气的大白话详细介绍了以后的工程,对怎么建设马安镇,如何建设做出了说明。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建设好的马安镇是怎么样的。

台上人描述着一个人们心中的“城里”模样,早上起床,在家里随便吃一碗面条或是几个馒头,然后骑车出门上班,路上都是跟他们一样的上班的人,每个人都洋溢着朝气和笑脸,整座城市像是活过来一样,好不热闹。

中午,把带来的盒饭热一热,嘿,里面还有肉呢,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偶尔还能和工友们去一趟馆子打打牙祭,吃完午饭,可以歇会儿睡个午觉,然后精神抖擞地开始下午的工作。

天色刚刚透黑,一天的工作也差不多完了,虽然疲惫,但想到今天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心里又只剩下喜悦了。闻着四周千家万户飘出的饭菜香和锅碗瓢盆响动的声音,骑车的速度又不禁加快了一些。

回到家,爱人正好做好了饭菜,儿女做着作业,心猿意马地看着饭桌。

适时地拿出路上买的卤菜,儿女闻着香味欢快地迎了上来,爱人怪他/她又乱花钱,看着她们的笑脸,他/她的疲劳似乎一下就舒缓了。

简单的饭菜,有鱼有肉,却是在山沟里一年都难以吃上的佳肴,看着子女们挑食的模样,他/她板着脸说起他们儿时有多辛苦,什么都吃不到,现在已经吃得很好了。却被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反驳,现在是新时代了,又不是以前。

他/她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觉得孩子说得有道理,是啊,这是新时代了。

夜幕落下,和家里人在外边散个步,吹吹凉风,看看外边五彩的霓虹灯,和家人们说起这座城市的故事,自豪的说当年是他/她和无数工人一起把这座城市建起来的。

回到家,听着爱人的唠叨,哪里又开了一家面包店,里面的面包便宜又大包,哪里的超市最近又有什么折扣,想明天去采购一番,孩子获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开家长会谁去,还是一起去?

他们诉说着家长里短,然后他/她就在这样的声音中入睡。

睡前,他/她觉得如果生活是这样,也挺好的。

台上中年妇女的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台下人如痴如醉地听着,仿佛看到了那样美好的生活。

过去的苦难、未来的美好、对于跨越阶级的天然渴望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质朴,这些情绪糅合在一起,变成了对未来生活的巨大动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