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物魔王知(41)

作者:贺兰倾霜 阅读记录

大家将辰郬岫迎进了院内。

一学子提议:“辰公子,不知你可否请示墨柏书院院长,让他同意我等能够去墨柏书院旁听你与墨柏书院其他学子交流所学?”

另一学子附和:“是啊,辰公子之前并未入书院系统学习经史,却能在到岱州入墨柏书院就读这短短数月内,于全岱州学府的六艺联考中拔得头筹,尤其是射御考核。大家都想知道你的学习方法。”

辰郬岫将自己带来的书箱打开,拿出了一本笔记。

“诸位所言我之前就仔细考虑过,但墨柏书院毕竟空间有限,并非不让诸位前去一起交流所学,还望谅解。不过,我将我的六艺复习笔记印刷了出来,诸位可以按需购买。从下月起,每日墨柏书院散学,我都会在墨柏山下出售笔记。”

辰郬岫说完把手中的笔记递给了临近他的学子,让大家传阅查看。

“这总结的恰到好处,六艺分篇讲解。”

“甚至在一些地方举出了例子,确实不错。”

“射御考核这块居然还有要点口诀,这下复习起来方便多了。怪不得辰公子能在江湖上武功第一,我想他习武时,招式都是像他学习射御一样,编排口诀记忆。”

学子们看过后,自觉排起了队购买。

一学子付过款后问辰郬岫:“辰公子,那以后你在墨柏山下出售的笔记,除了六艺之外,还会有其他内容吗?”

“会。诸位和我一样,皆打算参加科举。所以我整理的有科举相关的笔记,若是大家需要,届时我会将其印刷出来一并售卖。”

学子听后立刻说:“好。到时候我定会去购买。”

在岱州各学府宣传后,辰郬岫就正式开始了笔记售卖。在每日散学后,他都会于墨柏山下摆摊出售笔记半个时辰。几个月下来,辰郬岫不仅赚回了印刷本钱,还获得了充足盈利。辰郬岫将部分盈利捐给了墨柏书院。

这日,每位先生都留了许多作业,并且叮嘱大家旅行途中小心,令辰郬岫非常不解。

散学后,辰郬岫问谢脩梁:“谢公子,你知道为何今日先生们那样说吗?”

“从明天开始有七日假期,是岱州的传统假日。每年夏至,锦诗山的日出最为壮丽。许多人都会慕名前去观赏,尤其是即将科考的学子。正巧再过四日就是夏至了。”

系统问:“所以书院给学子们放七日假是为了在锦诗山上看夏至日当天的日出?”

“不错。锦诗山是岱州地界最高的山,此山取名锦诗,就是祝愿学子们于科举中可以书写锦绣诗篇,金榜高中。于夏至日看锦诗山日出,也表达了学子们期望自己来日能如最炽热的朝阳,一展宏图。岱州人尚文,故而对此较为重视。不仅学子,有时候一些书院的先生也会特地去看锦诗山的日出。这假期全岱州统一,岱州地界大,为了方便离锦诗山较远的县的学子往返,所以设定了七日。”

系统听后对辰郬岫说:“主人,我们要不要也去看看?”

“我和王公子明日就打算启程前往,辰公子不如与我们同行?”谢脩梁告诉辰郬岫锦诗山的日出非常值得一看。

由于最近没有大型考核,谢脩梁和王鳞栉都不在墨柏书院居住,所以辰郬岫并不知道他们早就定好了去看锦诗山的日出。

思索了一番后,辰郬岫答应了谢脩梁:“行,那明日我随你们一起。”

翌日。

辰郬岫背了一个大书箱到墨柏山脚与谢脩梁和王鳞栉会合。

王鳞栉最先注意到了大书箱:“辰公子,你这怎么还带了个书箱,不会是打算到锦诗山出售笔记吧?”

辰郬岫回答:“确实。之前笔记一直在墨柏山下出售,来购买的都是我们岱州岱县本地学子。而岱州其他县的学子购买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我想趁这次游锦诗山的机会,将笔记出售给岱州其他县的学子。”

“那你为何只带了一箱?”王鳞栉觉得这一箱笔记,不出一天就能售完。

“本来此次就是借用你的马车,我带的多了岂非占地方?”

“马车地方大,多放几箱笔记也无妨。此次是与岱州其他县学子交流所学的好机会,理应多携带些笔记。辰公子,不如我同你回墨柏舍再搬些笔记?”

“既如此,多谢王公子。”辰郬岫心想确实只带一箱笔记前去有些少。

在谢修梁和王鳞栉的帮助下,辰郬岫从墨柏舍又搬了几箱笔记到马车上。

辰郬岫一行人当日就抵达了锦诗山所在地。

由于岱州各县来此地准备观赏锦诗山日出的学子众多,所以客栈全部满员。好在王鳞栉提前就派人预定好了客栈,辰郬岫等人省去了找客栈的麻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