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物魔王知(49)

作者:贺兰倾霜 阅读记录

梁尚书说:“刘尚书这话说的不对,辰状元不仅于工程上有研究,对于账目审核也颇为精通。所以他来度支司也可以发挥其所长。”

……

虽然皇帝不清楚辰郬岫对账目的处理能力,但见平日言语不多的梁尚书今日为了让辰郬岫到户部任职,与刘尚书争论良久,可见辰郬岫在账务方面的能力也不差。

皇帝最后制止了刘尚书和梁尚书,让辰郬岫自己挑选部门。

辰郬岫思索良久,想到之前谢脩梁所言,加之户部可以便捷了解到豗州的财务状况,能使自己在到达豗州前有一个规划,所以心下已有决断。

辰郬岫郑重行礼回答:“陛下,臣愿任度支员外郎一职。”

“好,那你今后就去户部吧。”

对于此结果,工部尚书虽然有些遗憾,但辰郬岫确实在财务上也极其出色,于是也就未多说什么。

至此,辰郬岫的官职算是定了下来。

--------------------

第23章 联合上奏

=========================

六月, 辰郬岫已在户部任职两月有余,对户部规章日常已较为熟悉。

这日, 度支司。

辰郬岫刚把今年的夏税核算完毕。

由于系统会核账的事人尽皆知, 所以皇帝特许系统平日随辰郬岫一起办公。

“主人,今年仅夏税总收入就达五百万贯,各州县上缴税额都比去年多。看来丹国这半年来各州县整体收入都不错。”

“是。只不过……”

“有问题吗?”系统在帮忙统计账目时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你看翾州和峘州, 这两州所缴税额折合为绢的数量要高于去年。”

“可是主人,市价不定, 说不定是今年那边的绢贬值了。所以同样的税额, 自然要用更多绢去抵扣。而且这也没有比去年要多很多,在合理范围内,这很正常。”

“单看一年确实正常,但对比数年就不一样了。”

辰郬岫入职户部后,自己将之前十年的各种账本都翻看了。他在翻看往年夏税时就发现, 翾州与峘州每年都会增高些折合比。也就是说抵消同样税额所需的绢数每年都在增加。于是他就准备等今年夏税核对出来看看是否还是如此, 今日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

辰郬岫将往年的夏税账本找来给系统看。

辰郬岫对系统说:“翾州和峘州位于纴州与鹇州之间。之前我们从纴州沿纴鹇江去鹇州时,中途在翾州与峘州停留过几日, 我留意过这两州的物价。即便市价多变, 也会保持在一个区间内。”

辰郬岫继续说:“虽然我当时并未留意绢的价格,但却能够根据其余物品的价格, 推知绢价浮动的区间。从当时到现在, 其余地方物价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故而当时绢价区间可以作为目前翾州与峘州的绢价的参考。”

辰郬岫拿出了一个本子,翻到了他之前估算的翾州与峘州的物价区间的那页, 指着绢价那一行:“系统你看, 当时我根据其他商品物价与纴州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比例区间, 用纴州的绢价推估出了当时翾州与峘州的绢价浮动区间, 大概是在每匹折价三千文上下浮动一百文。”

辰郬岫又指着今年的夏税:“但是你看,今年翾州与峘州的绢价是两千文。虽然较上一年只下浮了一百文,但对比三千文却是整整少了一千文。”

系统听后发觉了问题所在:“主人,你的意思是那边有人压低绢价,导致百姓需要缴纳更多绢去抵扣税额?”

“是。”

系统问辰郬岫:“那为何之前户部没有发现?”

“户部主要查的是税额,并非绢价。因为各地绢价都有不同,且即便同一地,不同时段绢价也会有差别。翾州与峘州每年都按时足额纳税,且绢价每年浮动较上年并未超出上下百文的区间,加之各州县数据分开罗列,自然不易被察觉。”

“入职户部并未要求必须查看过去十年的各类账本。我是觉得自己并非商科出身,为了之后在户部能更好地处理工作,才翻看了这十年来的各类账本,进行对比分析。没想到居然意外发现了翾州与峘州的绢价问题。”

“主人,那我们要将这个问题立刻上报给度支郎中吗?”

辰郬岫思索了一会儿说:“先缓缓,等到今年各州秋税账目送达时再一起上报。”

辰郬岫记得从往年账本上看,翾州与峘州的秋税也存在同样问题。那么由此可以推测,今年秋税中的绢的折价也会比上年低一百文。所以辰郬岫准备等到今年秋税核对完毕,再一并上报度支郎中。

散值后。

辰郬岫遇到了谢脩梁,于是二人同行。

“谢大人,听闻槲州的水晶桥已经投入了建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