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镜后(22)

作者:空山迟 阅读记录

她的面部角质层很薄,仔细看还能看到细细的蓝紫色血管,此刻脸上毫无血色,配上她娇小的身形,看起来风一吹就要倒了。

没有办法,祁一桐只能就着电梯的镜子浅浅抿了一层口红,让自己勉强能够见人。

进了景区,她先去找了移动取票机,把之后的戏票和活动票都打印出来。尽管可以手机检票,但就像收集每个戏的场刊一样,收集戏票也是祁一桐的习惯,胡棠将其称为仪式感。

又转了几个弯才找到开设论坛的场馆,一座颇具装置艺术美感的现代建筑。建筑二楼是VR影像馆,每届戏剧节期间放映由组委会挑选的几部各国优秀剧目影像,也是可以报名的活动之一。

一楼两个展厅,其中一个是身体剧场,供一些前卫的肢体剧目演出,由于今年的特邀剧目中没有肢体剧目,这个剧场没有开放。

另一个就是祁一桐要参加的论坛厅,距离论坛开始还有十分钟,门口已经开始检票,祁一桐快步上前,排在了队伍后面。

进到厅内才发现,这是个360度木制环形下沉式展厅,中心圆台空间不大,放着两把旋转椅和一张茶几,结合空旷宽阔的空间设计,观众和主讲人的一举一动都能被清晰的看见,无形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确实是一个很适合作为交流探讨的空间。

没有规定的座位,大家都是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坐,整体比较随意,祁一桐挑了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没过一会儿,入口处传来一阵嘈杂,两个身影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是国民度很高的中生代影视男演员和话剧导演费帆,后一个袅袅婷婷的是知名的国宝级女舞蹈家毛曼云。

两个人都是各自领域造诣高口碑好的艺术家,从他们走进展厅到坐下,鼓掌声就不曾断过。

费帆是戏剧节组委会的一员,他曾在采访里说每年戏剧节回到那姆就像回到家一般,现在看来,整个人也是很放松的状态。

他坐下后谢绝了工作人员给他带麦的举动,笑着对大家说:“咱们今天是个互相探讨的氛围,就不带麦了,照顾一下毛老师,毛老师说话的时候咱们底下尽量就不要交流了哈。”

费帆是演员出身,说话时字正腔圆,气自丹田,即使不带麦克风,在展厅最后一排也能听的很清楚,而毛曼云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舞蹈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祁一桐还是第一次听到她开口说话。

她穿着一身民族元素服饰,旋转椅也能坐出一种端雅的美感,无论是身材还是样貌都保养的极好,让人看不出她已经五十多岁了。

展厅中央,两位主讲人正谈笑风生,费帆平易近人且妙语连珠,不动声色的带动台上台下的气氛,毛曼云常常处于倾听状态,但当费帆或观众向她提问时,她却能一阵见血、深中肯綮,顾及到年轻观众多,也会说起舞蹈排演中遇到的故事。

整场讲座深刻又不缺趣味,哪怕祁一桐不懂舞蹈,也听的津津有味。

正当祁一桐在心里感叹没有白来的时候,正对着她方向的入口处悄悄打开门挤进了一个人,动静不大,但在360度没有视觉遮挡的环境里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活动或演出开始后,原则上不会再放人进来,因此有人不满的回头想用目光谴责这种迟到的行为,在看清来人挂着的工作牌后瞬间偃旗熄鼓。

那个人,正是数个小时前刚与祁一桐分别的杨暹。

杨暹套着一件米色的长风衣,长发挽在耳后,肩宽腿长,像从秀场上走下来的模特,坐在祁一桐周围的几个女性都在偷瞄他。

祁一桐也在看他,准确的说,在看他的工作牌。戏剧节的工作牌按不同的人员分出几种不同颜色的挂绳,此刻,他敞开的风衣里一抹橙色正若隐若现,是目前为止她没见过的颜色。

不是工作人员,也不是媒体。

杨暹进来之后没有立刻找地方坐下,而是不紧不慢的站在门口环顾场内的坐席,接着没有意外的与祁一桐的目光相撞在一起。

祁一桐不知道他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对望的瞬间她脑子里出现了几种可能,也许他原本就计划来,也许是工作需要,也许是什么其他不可控的因素,排除到最后,剩下一个占比微小的可能,他是为了她而来。

杨暹没给她太久猜测的时间,跨着他比例优越的一双长腿,三两步走到和她隔着两个空位的地方坐下。

祁一桐用眼神向他询问。

杨暹没理她,视线直直的放在两位主讲人身上,过了一会儿,感到祁一桐依旧锲而不舍的盯着他看,像要把他看出花来,才不紧不慢的开口。

上一篇:娓娓 下一篇:青青魔尊,悠悠我心

同类小说推荐: